青山村位于金沙县东大门沙土镇东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貌复杂多样,森林覆盖率达81.2%;境内最高峰铜鼓山海拔1161米,最低点鱼塘海拔630.08米,平均海拔912.6米。全村面积35.2平方公里,辖30个村民组1089户3185人,居住有汉、苗、彝等多个民族。
村落有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至今已有400余年,因当地有一青山而得名。青山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及花灯戏、打钱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水井古村落位于上水井组,是本村典型的黔北民居代表,目前已挂牌历史建筑房屋5栋。蒋氏古墓位于本村李子坪组,古墓修建于清代中后期,为黔北典型的石结构墓葬,规模宏大,雕刻精美。距今已有200年历史,为毕节市文物保护单位。
花灯戏是青山村最具影响力的传统地方戏。花灯种类繁多,按内容分有“元宵灯”“酒礼灯”“贺喜灯”“祝寿灯”“孝灯”“踩财门灯”“接宝灯”“送宝灯”“过路灯”等。其唱词根据不同需要而定,内容十分丰富,大都是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演唱的顺序十分复杂但又大体一样,如正月的“元宵灯”,就有“踩财门”“说春”“跑报”“参神”“唱大词”“打钱杆”等程序。若主人有特殊需要,还可以临时加进一些内容。在当晚演唱最后一家时,还要外加演唱花灯折子戏(打坐台)才结束当晚的演唱。
花灯词字数不限,句式长短不一,可分七言四句、七言六句、七言八句、七言十句、七言十二句、二十四句等,大多属于对称句式,而且强调韵脚,比较规范。其唱腔十分丰富,将各种民间小调根据各家需要渗入到各种唱腔中,形成了曲调上的千变万化。演唱形式一般是由一男一女领唱(主角),其余的人帮腔(配角)。如主角是名角,帮腔的配角往往有几十个,十分热闹。另外,还有对唱,对唱主要是一问一答分口数板等。花灯演唱一段后由锣鼓手根据一定的节奏击鼓闹场,渲染气氛。
目前青山全村有苦角塘、十三田、十字路等五支非常有名的花灯队,爱好和传承花灯的知名文角有熊艳、齐家艳、钟明容、朱安琴等人,知名武角有李天才、万洪江、张坤、齐大国、张代义、张代雄等人,他们游走在乡间,为百姓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打钱杆,是青山村民间庆祝丰收的一种民俗舞蹈。每逢丰收之年,喜庆节日,村民们都会穿上古老的传统服饰,跳起欢快的钱杆舞。打钱杆的主要道具就是杆,钱杆分大、小钱杆两款,大钱杆,身长3尺,由刺竹制成,头尾共36孔,系72枚铜钱;小钱杆,身长2尺,由荆竹制成,头尾共24孔,系48枚铜钱。主要表演方法为手握钱杆子中段,借打击身体的肩、臂、手、腰、腿、脚等部位而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其中有单打、双打、对打和不同的队形变化,边打边唱。表演者手、眼、身法协调统一,配合唱腔和钱杆的节奏,给人带来欢快、流畅的视觉和听觉美感。
2020年,青山村已被贵州省绿化委和贵州省林业厅授予“贵州省森林人家”荣誉称号;青山黑山羊是贵州省畜禽品种志目录的地方优良品种,被列为金沙县黑山羊种源基地,2020年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马脑石椪柑远销省内外,马脑石人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更是毕节市石漠化治理的典范。
1978年,乌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发电,大坝上游河流转眼变成平湖,青山村乌江沿岸海拔760米以下的地方被水淹没,马脑石人居住的富庶家园也变成了一片宽阔的水域。马脑石原有近二十户人家,有旱涝保收良田62亩,肥沃耕地262亩,人口100多人,人均占有田土3亩,被库区淹没后,只剩下贫瘠的旱地46亩,水田3亩,人均耕地减至0.3亩,其余的就是茅草和荆棘丛生的石漠荒山。
为彻底解决马脑石人的生存问题,从1989年开始,上级在乌江渡水电站移民库区的原沙土区官田乡乐坝村和青山村、茶园村的马脑石、乐坝、毛豆河、上台坝等地出动大批人力物力,从四川、浙江等地引种椪柑种苗,开始发展以椪柑为主的经果林基地。
村民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长年累月炸石砌坎、抠土填坑、垦地种树,在一片乱石遍地、荆棘丛生的石漠化荒山上种植了5000多亩椪柑林,惠及293户农户,创造了新的生存奇迹。目前青山村的椪柑,已有90%挂果投产,每年椪柑可实现收入800多万元,仅椪柑一项,人均就可增收3500多元。
以马脑石为典型代表的乌江库区沿岸的石漠荒山,通过青山人民多年的努力耕耘,如今已绿树成荫,果实累累。辐射全镇48公里的河岸披上了绿装,形成了集观光旅游、生态建设、经果林发展为一体的环乌江库区河岸线绿色生态走廊。
乌江之畔的青山村,是乌蒙山区万千普通村落中的一员,却在人民群众的不断努力下,让昔日荒山变金山,闯出了一条不普通的路子。
编辑何金梅
二审马其沛
三审李朝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