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带给乡村的色彩与力量

旅游资讯 8 0
我国大量非遗项目保存于乡村,从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养分,也丰富着乡村文化的内涵。行走在广袤乡村,时时可见非遗的多彩与力量。

如何让非遗保护利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近日,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业界展开深入探讨。

生于兹长于兹,一方水土是一地非遗的原乡,为民服务是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根本。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各方合力更见成效。

《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印发、将非遗工坊纳入全国文化和旅游数据统计范畴……多年来,系统务实的政策不断夯实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贵州、四川、甘肃等17个省份制定了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文件,从资金奖补、资源对接等方面提供支持。

一人参与,一家受益,一村共富。以非遗工坊为代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给乡村带来哪些变化?

在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学习蜡染、刺绣等非遗技艺,改变了彭艺和苗寨的命运。

在贵州省榕江县,苗族蜡染刺绣传承人在非遗工坊制作蜡染作品。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8岁拿起针线,跟着师傅学习,彭艺起初是“依葫芦画瓢”。手艺纯熟后,她意识到如果蜡染、刺绣仅用于苗族服饰,传播面十分有限,发展的路会越走越窄。慢慢地,让苗绣走出重重大山、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现代生活成了她的理想。为此,她走遍贵州苗族村寨,拜访了1000多名苗族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以及老手艺背后的故事,又考取了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完善理论认知。毕业返乡后,她很快创建了黔西原色有染非遗工坊。

以理想圆梦想,30多年一路走来,彭艺始终坚持“创新”二字,带领团队研发了服饰、办公用品、家居饰品等100余种苗绣创意产品,还与贵州民族大学、黔西苗绣产业园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搭建出“公司总部+黔西市93个苗族村寨+15个异地安置点”的合作模式,建立了108个苗绣微工坊,送技术、送设备、送订单,带领苗寨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收。近3年来,工坊间接带动就业3300余人。

浙江认定的1338家非遗工坊中有458家分布在乡村,线上线下培训各类人员183万余人,带动就业近92万人。“我们通过类型联动,不断拓展富民新路径。”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立足本地资源,形成多种非遗工坊类型。如属于就业增收型的“临海草编”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于2023年带动近10万闲散劳动力从事帽坯编织生产;项目集聚型整合多个非遗项目开展关联共创,“塘栖百匠”等非遗工坊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区域帮扶型支持非遗工坊与我国西部省份开展帮扶合作;此外还有政府引领型、产业带动型等。

小规模、大群体、共致富,非遗工坊集纳特色鲜明、带动性强、市场销售好的传统工艺项目,以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增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全国各地共建设非遗工坊9100余家,涉及1721个县域,直接吸纳27万余脱贫群众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3.6万元。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如何发现、培养、引进、留住人才?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面向乡村地区群众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各地依托非遗工坊为优秀带头人提供培训学习、外出交流的机会,提升其运营、管理、销售等各方面水平。

作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的参与院校,郑州轻工业大学2021年起针对农村地区传承人开展在地化培训,让研培师资走进乡村、现代设计融入非遗。该校在河南省汝阳县小店镇高庄村实施的段氏布鞋培训,解决了600余名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为当地带来年均30余万元的经济增收。今年,郑州轻工业大学参与完成了马街书会AR交互体验和太极拳互动体验项目,以人才和技术优势拓展了乡村非遗的打开方式。

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非遗保护和经济发展如何双赢?

这些年,很多大学毕业生有了返乡打拼的目标,很多艺术家、创业者落脚乡村成了“新村民”,院校、企业、设计师等也深入乡村,促进融合发展,开辟出“非遗+”“+非遗”的发展新局面。

结合现代审美、市场需求,一批非遗特色文创涌现出来,创新了非遗应用场景、使用功能;设计非遗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将非遗产品转为乡村旅游商品,让非遗元素成为“一村一品”的文化标识,丰富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形态,让游客和村民共享文化兴、产业旺、乡村美、人民富的乡村振兴成果。

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专家许建伟建议,要融合时代需求,通过功能和材料创新,形成基于非遗技艺、兼具文化底蕴和实用功能的生活美学产品;融合年轻人需求,创新非遗个性化定制和传播方式;融合多方力量,共建校企(团、社)非遗创新实践基地;融合产权保护,开展相关专项行动。

通过技能培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相关生产实践中,不断壮大传承队伍,持续增强项目存续活力。越来越多村民吃上“非遗饭”,拥有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乡村振兴正因非遗助力而成色更足。(本报记者 王 彬)

标签: 乡村 黔西 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