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南:从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深耕文旅融合

旅游资讯 9 0

黄南,被誉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是青海省重点历史文化旅游地区之一。

2014年黄南被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核心区;

2017年黄南州入选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成为青海省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

2019年,被国家文旅部批准为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

……

在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布局中,黄南州放大“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自然与文化“双生态”价值,聚焦“高质量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东南门户”的战略定位,构建青海东南片区的“服务门厅、生态客厅、文化展厅”。

唐卡绘画作品。人民网 马可欣摄

如何深耕文化价值,提升特色地域文旅品牌价值?

黄南州立足丰厚的文化遗产,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潜能,建立健全国家和省州县四级非遗项目,培育创建了36家省级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扶贫基地、90余家传习中心和传承基地、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家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黄南地区特色文艺表演。人民网 陈明菊摄

同时,以“唐卡”“堆绣”“石刻”“五谷画”“传统弓箭”“牛羊毛手工编织”等民族手工艺加工销售为核心,打造“热贡唐卡”“多杰家具”“乐乐玛”“泽优牧品”为龙头的属地文化产业知名商标。全州各类文化和旅游经营主体达617家,文旅从业人员达4.17万余人。截至2024年5月底,全州旅游总人数为300.398万人次,同比增长17.9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21.43%。

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其中同仁市36个、尖扎县18个,中国传统村落占行政村总数的比率名列青海省第一,黄南州是青海省名副其实的传统村落富集地。

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有故事、有历史、有传承、有古堡,做好活态传承与活化利用,任重道远!

展览在郭麻日古堡的写生作品。人民网 陈明菊摄

以郭麻日古堡为例,作为青海省年代最早、国内保留最为完整的古堡之一。2006年,郭麻日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亦是青海唯一获此称号的行政村。

俯拾尽是乡愁,移步皆显烟火。漫步在郭麻日古堡,多处土木结构的二层“廊坊式”古居经过修缮和保护,被活化利用,成了咖啡馆、设计工作室、微型展馆等,“文艺范儿”十足。

“夯土墙的门头,藏式风格窗框,挂在院墙上的电线以及停在门口的小汽车等等,都是热贡地区多元文化在郭麻日村共存的生动体现。”来自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李生琪教授已在同仁市写生生活月余。

立足文化资源,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黄南,越来越的人走进同仁,看到文化,遇见乡愁。

据悉,为推动属地文化名片,黄南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看”的原则,策划举办了“五彩神箭邀请赛”“那达慕草原盛会”“游牧民俗文化节”等具有黄南特色的一系列文旅活动。还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增设了10余家热贡唐卡展销窗口,全方位加大文旅资源、文旅线路、文旅产品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引客入黄”。

展销在省内外的特色文创产品。人民网 陈明菊摄

小雪时节,“山宗水源·大美青海·高原绿韵·‘蓉’光同仁”——2024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冬季农畜产品、文旅推介暨招商活动走进四川成都。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座活着的历史古城带着歌舞盛宴、黑帐篷、同仁黑青稞炒面、热贡艺术作品等来到成都,遇见“热辣滚烫”的美好。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黄南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下一步,黄南州将创新“交通+文旅”模式,依托“黄南一号风景大道”体系建设,布局以“西域胜境·神韵黄南”为主题的全域标识系统,推动国道、省道等的旅游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