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孙光喜:在三孔景区蹬三轮车的网红导游

旅游资讯 8 0

每天清晨,不出意外,孙光喜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曲阜市三孔景区北门之外。他,仿佛是这片古老土地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引领着无数游客踏入历史的门槛。

北门外澄游园客栈的墙壁上,贴满了各位师傅的简介和联系方式,而孙光喜的照片尤其醒目。照片中的他,轮廓分明,面容温和,身材保持得恰到好处。皮肤因长年累月的户外工作略显粗糙,但这恰好成了他独特魅力的一部分。那双不算大的眼睛,似乎能读懂每一位乘客心中的期待与渴望。

孙光喜是景区导游中的“网红”。游客选择孙光喜,不仅是因为他的服务周到,更因为他背后那份与众不同的故事。相传,他曾是三孔景区的一名讲解员,对这里的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但他没有放弃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转而成为了一名拉客师傅,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讲述着三孔的故事。他的讲解,不仅仅是景点知识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文化的交融,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这样的故事加持,让孙光喜在众多师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

蹬着三轮车讲三孔故事

他的装束朴素而不失雅致。青灰色马甲搭配白色对襟衫,脚踏千层底布鞋,头戴一顶白色帽子,整体给人一种亲切而古朴的感觉。客人只要愿意听他讲,孙光喜就会给人讲,讲解都是免费的。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责任。

蹬旅游观光三轮车,从事这个职业最初孙光喜是迫于无奈。2002年,他没有固定的单一职业,收入十分微薄,为了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开销,孙光喜不得不寻找新的生计来源,因此他迫于生计,开始了蹬旅游观光三轮车的新生活。然而,刚开始蹬着那辆旅游观光三轮车时,孙光喜的心情却异常沉重。每当车轮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时,都像是在他心头敲击着沉闷的鼓点。这让他觉得在老街坊、老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仿佛自己成了这个城市的耻辱和笑柄。

每当三轮车经过熟悉的街角或是偶遇多年未见的老友时,他总是下意识地低下头,避免与其他人打招呼,生怕被人认出。他害怕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会投来异样的目光,害怕他们会用讽刺或嘲笑的口吻谈论自己的现状。夜深人静时,他会独自坐在三轮车的后座上望着星空发呆,回忆起年轻时的梦想与追求。然而,现实却像是一记重锤,将他从梦想的云端击落。他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角色定位。

“起初,觉得在老街坊、老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但真正融入这一行,才发现越干越有意思,不仅能挣钱养家,还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可以与自己热爱的事情结合起来。”

如今,在孙光喜看来,他更想把这种与众不同的拉车方式散播开来。休息时,他总会给旁边的同行讲讲儒家文化,同行们也愿意听孙大爷讲故事,故事记住了,生意更好做。

“别看来找老孙的游客挺多,相比我们,他每天拉的趟数比我们少多了,他总想多给游客讲一点,多让游客看一点,挺值得我们学习的,有时候我们也喜欢听他讲的故事,学习他带着游客游览的方式,但总觉得没他讲得透彻。”同行孔庆林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孙光喜的崇拜之情

闯入“ 网红”生活

然而,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带来转机。从此,他意外闯入了“网红”的生活。

2018年某一天,他当时他因向外地游客脱稿讲解孔子文化被人拍视频记录而走红。他的讲解思路清晰顺畅,语言风趣幽默,对孔子及曲阜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信手拈来,看过他的视频,网友纷纷表示孙光喜的“战斗力”堪比武侠剧里的高手。自此以后很多人纷纷来找他当导游。

他之所以对于儒家文化如数家珍,源于童年时期的家庭的熏陶。小时候,每当夜幕降临,家中的灯光柔和地洒落,父母便常围坐在他的身边,用温暖而充满敬意的声音,向他讲述孔子的传奇事迹以及曲阜这座文化圣地的历史典故。他们讲述孔子如何在杏坛上讲学,倡导仁爱、礼义之道,如何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影响后世;还讲述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这些承载着千年儒家文化的地方,如何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瞻仰,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特别是关于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父母讲述得尤为生动。他们描述孔子如何在各国间奔波,传播自己的学说,尽管屡遭冷遇,却始终不改其志,这份坚持与执着,深深地触动了孙光喜幼小的心灵。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滋养着他对于儒家文化的热爱与向往。

随着年岁的增长,孙光喜并未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束之高阁。即便是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只要听闻有老人围坐一起,讲述那些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文化故事,他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侧耳倾听。

他对待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他热爱美食和画画等艺术活动,这些爱好让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他看来,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会影响着游客。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点名要坐孙光喜的三轮车,想听听他口中那些精彩的故事。慢慢地,不光游客们对他赞不绝口,就连本地的居民们提起他,也是满脸骄傲,觉得他就是曲阜文化最好的宣传员。时间一长,孙光喜和他的三轮车就像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代表着曲阜的文化韵味,吸引着八方来客。

讲好三孔故事是我的本分

在曲阜这片满是岁月沉淀又活力四溢的土地上,孙光喜的故事宛如一股清泉,默默滋养着这里的角角落落。他虽是一位平凡的三轮车夫,却怀揣着不平凡的情怀。当他看到游客们行色匆匆,与曲阜深厚的儒家文化瑰宝擦肩而过,心中满是遗憾与急切,那一刻,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在他心底深深扎根。

“讲好三孔故事是我的本分”,为了能将儒家文化的魅力尽情展现,他开启了漫漫的求知路。无数个夜晚,昏黄灯光下是他埋头苦读的身影,那些晦涩难懂的书籍,被他一遍遍翻阅钻研;他也不顾旁人眼光,虚心求教,那股子执着劲儿,任谁见了都会为之动容。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只要坐上他的三轮车,游客们就能随着他的讲述“穿越”时光。当他行至杏坛附近,便会放慢车速,声音微微抬高,满含深情地说道:“这里,便是孔子讲学之处。昔日,圣人于此,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那是何等的盛况。”他的眼里,崇敬之色油然而生,仿佛能看到当年孔子侃侃而谈、弟子们虚心聆听的画面。

行至孔庙的奎文阁时,他手指着建筑的飞檐斗拱,说道:“你们看这奎文阁,其建筑结构精巧绝伦。上层斗拱出跳,下层平坐环绕,寓意着步步登高,学识无尽。这每一处榫卯,每一道梁枋,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他说得绘声绘色,如同自己就是当年的建造者,游客们也沉浸其中,深深领略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夕阳的余晖洒在曲阜古老的街道上,孙光喜结束了一天的载客,推着他的三轮车缓缓走向小巷深处。他的身影在斑驳的墙影间被拉长,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嘎吱”声,身旁的墙壁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字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他停下脚步,回头望向那片被晚霞笼罩的孔庙建筑群,目光中满是宁静与执着,片刻后,他转身继续前行,直至身影渐渐消失在曲阜的暮色之中。

壹点号女院传媒

标签: 导游 三轮车 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