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海棠山 · 于秋月

旅游攻略 10 0

秋日的阳光,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微风拂过,带着丝丝凉意,却也唤醒了沉睡在季节深处的那份斑斓与诗意。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秋日,我踏上了前往海棠山的旅程。此次出游,不仅是为了欣赏海棠山秋天的美丽,更是为了观摩那传说中的崖佛,感受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海棠山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陪同的朋友说,海棠山有两大中国之最:一是密宗手法雕刻的摩崖造像群,国内绝无仅有,被称作“中国第一大奇观”“中国一绝”,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二是山上的普安寺主供佛大白伞盖佛母塑像高9.9米,为世界之最。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啊。

车在海棠山半山腰停了下来,此时路旁的树木已经换上了秋装,金黄、粉红、火红、草绿、橙黄……五彩斑斓的树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秋意。

接待我们的导游叫小才。小才穿着很随意,戴着一顶遮阳帽,看起来就像邻家小妹,很亲切。我问她,为什么叫海棠山呢?海棠在哪里?小才笑了,也许我的问题她经常遇到,她耐心地向我解释,海棠山没有野生的海棠。海棠山是由蒙语音译得来的,蒙语称这里为“亥台音兀勒”,“亥台”谐音为海棠山。哦,原来如此。看到我有些失落的样子,小才打趣地说,姐姐,是不是特失望啊?为了满足游客对海棠的向往,我们景区于2020年在山下大门旁种了500亩的海棠树,一会儿你们下山就能看到。

小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姑娘,她对海棠山的历史和文化了如指掌。她指着旁边一片芳草地说,这里曾经是我的婚房,后来政府改造海棠山,我们才迁走。小才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谈及海棠山的种种,她的眼中都会闪烁出光芒。她告诉我们,她的梦想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棠山、爱上海棠山。为此,她一直在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希望能为海棠山的旅游事业作点儿力所能及的贡献。她和我们分享了许多有趣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让我们的海棠山之行轻松愉快。

小才说,海棠山是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中医巫闾山山脉北部的一座高峰,主峰海拔为715.5米,总面积14.4平方公里。她带我们走的大约有1.67平方公里的范围,这里集中了最代表海棠山的景观,比如奇峰怪石、古松紫柏,当然还有最有名的摩崖造像,这儿是海棠山最精华、最灵气的山头,老百姓过去称其为喇嘛洞山。其实,我们当地人最早管海棠山就叫大喇嘛洞山,后来成立景区,才正式命名为“海棠山风景区”。

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仿佛踏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山间的空气清新宜人,带着淡淡的泥土气息和草木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偶尔还能看到有的树上挂着花红的果子,几只松鼠在枝头跳跃,它们灵活的身影为这片宁静的山林增添了一丝生机。因为不是周末,这里的游客不多,零零散散可见舞动纱巾照相的东北老大妈们。

当我们来到海棠山的主峰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为之震撼。一尊尊摩崖佛像屹立在悬崖峭壁之上,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神灵。佛像包括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弥勒佛,以及藏传佛教特有的白绿度母、金刚力士等。这些佛像有的慈眉善目,仿佛在普渡众生;有的端庄严肃,仿佛在守护着这片佛国圣地;有的面露微笑,仿佛在向游客们传递着祥和与安宁;还有的圆睁怒目、威风凛凛,仿佛在震慑人世间的一切邪恶。可以说,摩崖佛像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信仰的象征。

摩崖,是指在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造像,即仿人物造出的影像。这里呈现的摩崖造像的雕刻技艺非常精湛,每一尊都雕刻得非常细致,无论是佛像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还是衣服的褶皱,都那么逼真。我想,这样精湛的工艺即便是同时代的法国雕塑家罗丹看到了也会点赞的。

摩崖造像起源于康熙年间。当年西藏章嘉活佛率门徒及部分能工巧匠千里迢迢来到海棠山,但见眼前山峰陡峭、谷幽壑深、怪石林立、山泉清澈、奇花异草,堪称世外桃源,遂决定在这“摩崖造像”,为佛教留下万代圣容,也为在当地传播佛教文化打下基础。

当初的目标是造1000尊以上佛像,而一行只有几十人,显然人力匮乏,他们就在当地广招民工和蒙古族僧人,就地培训,这样大大地提高了雕刻进度。当然,他们也得到了清政府的财力和各个方面的支持。乾隆帝在《喇嘛说》中曾称:“……兴黄教(佛教)即所以安定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当时还有“建一座庙,胜养十万兵”之说。

在雕刻中,工匠们还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矿物质和植物两种天然颜料对造像进行彩绘,使其具有耐腐蚀性,所以部分造像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能看到当年的斑斓色彩。比如中区第二龛度母三尊像中的绿度母,至今面容仍呈绿色,尽管有些许脱色,但神采依然超然。

其实,雕刻的过程就是修行。记得我在尼泊尔看过一位当地女画家画“唐卡”,阳光下,她盘腿而坐,手握画笔,神情专注,置室外喧哗而不理。她对我说,作画的时候“佛就在我心中”,“人、画、佛为一体”。是的,同此道理,雕刻佛像不仅要有敬业的态度,还要心情平和,一锤一凿间,虔诚的信念就深深地镌刻在心灵中。

四季更迭,岁月流转,现存在海棠山上的佛像大约有260多尊。这些佛像大小不一,而且分得很有讲究。小才指着我们的上方说,比如眼前这尊,这尊释迦牟尼佛祖像的高度为4.45米,是造像中最高的一尊。它位于海棠山三个山头的中心,坐西朝东,而这个位置恰好是喇嘛洞山东西南北中的交汇点。最神奇的是,每天午时太阳恰好照在佛像的脸上。你看咱们山上这些佛像看似无意,其实它是有意排列的。

如果不是小才介绍,我还真不知道雕刻还有“阴刻”“阳刻”之说。佛像雕刻采用阳刻浮雕、龛内浮雕、阴刻浮雕等多种手法,风格独特,融合蒙、藏、汉、满等民族艺术特色。阴刻是将图案刻成凹形,即将笔画或图案凹陷下去,形成凹槽。而阳刻则是将画显示在平面物体之上,周围的背景被磨掉,形成凸起的图案或文字。据说,这里的藏文摩崖题记均为阳刻,而蒙、汉、满文的摩崖题记均为阴刻。为什么是这样呢?这对于外行人来讲是个谜。

除了摩崖造像,海棠山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例如,山上的瀑布、溪流、森林等,都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瀑布飞泻而下,水花四溅,发出阵阵轰鸣声,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曲交响乐。溪流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森林中,各种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现在让我们沿着石阶小径拜访普安寺吧。”小才说。

普安寺位于海棠山东南山坳,始建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一世活佛巴雅斯古朗选址,历经六世活佛,在光绪九年(1883年)建成。普安寺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是一组藏式古建筑群,包括大殿、僧院、庙宇等多个建筑,1500多间楼台殿阁,僧舍400多户,还建有环寺区的传经道。整个布局模仿西藏的甘丹寺,也被称为“小布达拉宫”。一座寺庙,从选址布局、工艺设计、用料选择、工匠培训、人才培养等等历经200年而成,可见建设者们倾注了多少的心血和财力物力(据说仅措钦大殿就用了6公斤黄金和1200块宝石)。这里曾被称为“藏传佛教的东方中心”,是蒙古族民众景仰的地方。

从康熙到光绪,清朝经历了从盛转衰的过程。普安寺同样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寺庙几经破坏,最后仅剩下遗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宗教政策使寺庙得以重建,僧人们也相继回到寺庙。

庙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面是道光皇帝亲笔御赐的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普安寺”。

走进寺庙,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扑面而来,让人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寺庙建筑宏伟壮观,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寺庙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是一个个生命的存在。

我在佛像前点燃了一盏佛灯,默默地为家人祈福平安。在佛灯的照耀下,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安详。

普安寺里有座钟楼。小才说,听老人们讲,过去这个钟楼是定点敲钟的,晨钟先快后慢,暮钟先慢后快,每当钟声响起,人们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向着普安寺的方向伫立祷告,那钟声一悠一悠的,在山间荡得很远、很远……

眼前的普安寺或许已没了当年的奢华和热闹,但作为一座文化遗迹、一座见证历史的无言者,她的存在具有无可估量的文化价值。而那些摩崖造像,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风雨的侵袭,仍保存完好,色彩清晰,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

离开海棠山的时候,我不禁回头望去,那一座座巨大的摩崖佛像仿佛是一群守护者,守护着这片文化圣地。

来时带着敬仰之心,别时已是感叹不已。

“5月份再来吧,姐姐。”小才的话在耳边响起。5月的时候,山下开满了海棠花,那些海棠有垂丝海棠、绚丽海棠、光辉海棠、王族海棠、高原之火海棠、西府海棠等等,绚丽的海棠花竞相绽放,粉嫩娇艳,绚烂夺目,海棠树下还有芍药花海,保证让你陶醉得不想回家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也为海棠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海棠山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是中国北方佛教艺术的瑰宝,将借助“一带一路”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佛教文化的魅力。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朝拜这些巨大的摩崖佛像,感受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海棠山必将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

分手时,小才送给我两本有关海棠山传说的书,让我可以继续了解海棠山的历史和文化。遇到小才导游也是我这次游海棠山的意外收获,她让我感受到海棠山人的热情淳朴和善良忠厚。

海棠山,辽西走廊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是让你来了还想来的地方啊。它那秋日的斑斓、摩崖造像的庄严、普安寺的神秘,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成为我心中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我期待着下一次与海棠山的重逢,再次感受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