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召前街,位于玉泉区东北部,南邻东五十家街,北靠兴盛街。呼和浩特人曾经用“三湾四滩,一圪料,十八道半街”来概括归化城(呼和浩特旧城)的街道,这个“半”说的就是小召半道街。
呼和浩特有“召城”之称,小召是本地人的俗称,它是蒙汉混合语,蒙古语为“巴葛召”,汉语为“崇福寺”,由阿拉坦汗的孙子俄木布·洪台吉于明朝所建,为了区别阿拉坦汗建造的大召,人们把俄木布·洪台吉所建的这座寺院称为小召。在民间有“大召不大,小召不小”的说法。小召内藏有康熙帝御驾亲征的甲胄、腰刀、弓箭等珍贵文物。
为何叫小召半道街,在民间存在的说法是,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亲征葛尔丹期间在小召驻扎两天,成为归化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小召驻扎期间,归化城军民跪拜康熙,跪了半道街。
许多呼和浩特本地人都容易把位于玉泉区大召东侧的席力图召误认为小召。其实,现在的小召小学就是曾经小召的原址。在小召小学的南边,伫立着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牌楼。这座牌楼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召牌楼的南侧是一座汉白玉的白马雕塑,这座雕塑也是许多70后、80后难忘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前,小召半道街是旧城一条较为繁华的街巷。小召半道街北半段两旁沿街门市部很多,其中有“惠丰轩”饭馆,“永合堂”“春和玉”等老字号药店,还有纸张、洋铁匠、小人书铺、手工作坊、衡器社等商铺。1982年上映的一部香港电影《塞外夺宝》,就曾在小召半道街取景。
如今的小召半道街更名为小召前街,小召前街、五塔寺后街已成为呼和浩特市著名的美食街,每年的烧卖文化创意大赛不但展示传统烧卖技艺,也是游人品尝传统美食 、领略民俗风情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