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封开县位于广东中部偏西北部,地处粤西边陲。这里山环水绕,历史悠久,素有“两广门户”及“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称。历史上曾是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之要地,是广府文化和“粤语”的发源地。
由于封开县地处广东、广西交界,两地独特的文脉孕育出各具特色、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催生培育了一批非遗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有麒麟白马舞、五马巡城、采茶戏、春牛舞、白鹤歌舞、鲤跃龙门舞、民间醒狮、民间歌谣等,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文娱节目。
大洲镇位于贺江下游,各种舞蹈保存最为集中,是封开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核心镇。2013年“麒麟白马舞、五马巡城舞”被列为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麒麟白马舞,取材自唐代封开人莫宣卿赴京赶考荣登榜首、高中状元、衣锦还乡的故事。其中麒麟与白马分别象征着吉祥、驱邪逐恶和晶莹纯洁。麒麟白马舞多在节日期间表演,融合了民俗风情及舞蹈音乐于一体,展现了古朴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马巡城舞起源于宋末,表演阵容40至50人不等,以马形道具套在人身上扮成五名古代战将,作为主要角色进行表演。舞蹈由“开城”“点卯”“巡城”三部分构成,寓意戍边保国,颂扬爱国主义精神,多在重要节庆期间表演。
采茶戏起源于广西的彩调剧,清末民初传入封川县,流传于封川的大洲、泗科等山乡。采茶戏里的剧目角色行当还有“生、旦、官、丑”等几种基本类型,根据人物特征、剧情起伏、唱腔变化,自然便要做出与之相对应的动作、手势、表情。所演剧目多属几套传统戏,也有自编自导反映现代生活的短剧,大都会在春节期间进行演出活动。
春牛舞起源于清末民初,舞蹈主要道具有“春牛”“犁”,一般由3个演员参与,2人扮舞牛(头与身),1人演农夫牵牛,表演时农夫跟在“春牛”后面,做出各种耕田动作,唱吟前行,通过细腻的表演突出农夫与牛有趣的互动。农夫在锣鼓声停止后,演唱山歌。多在春节期间表演,寓意春早人勤,企盼丰收年景,祝福人们新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白鹤歌舞,清代流传于罗董、长岗一带,多在春节期间穿村过寨表演。白鹤需要用竹篾手工制成一个白鹤框架,然后用纸和白色羽毛一点点粘上去。梅花鹿同样用竹篾编成鹿的形状,然后用类似梅花鹿颜色的布料覆盖上去。表演时,一人舞白鹤,一人舞花鹿,一人扮寿星,另有三五人持彩灯演唱《白鹤歌》,寓意福、禄、寿。白鹤歌舞演奏比较简单,是采用锣、鼓、钹三种最基本的民间乐器来演奏,锣鼓击乐热烈激昂,节奏性强,有一定旋律格式,调子鲜明,既有欢乐的浓郁气氛,又鼓舞人心。
鲤跃龙门舞,又称鲤鱼灯舞,寄托着“年年有余”“鲤鱼跃龙门”等美好愿望,因舞蹈时手持鲤鱼形状的彩灯而得名,常在节庆期间演出。鲤鱼灯习俗发源于大玉口镇龙门街。因龙门街靠近贺江水源,且地形酷似苍头,若有人能看见鲤鱼跃出水面,此年必定喜事连连。大玉口镇的鲤鱼灯不同于其他地方有雄鲤和雌鲤,其由一群雌鲤及幼鲤组成,舞起来刚柔相济、灵巧活泼,把鲤鱼时而在水中嬉戏时而欢腾水面的生活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民间醒狮,起源于唐,在五代十国之后,从中原流传至岭南地区为南狮一派。醒狮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几下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醒狮的音乐,鼓是醒狮舞的主要乐器,加上锣、鼓、钹,形成锣鼓喧天、排山倒海之势。鼓声的强弱、快慢、急速、柔和,是根据醒狮舞的不同套路、不同动作而设置的。舞狮击鼓的技法、姿态及手势花样也十分讲究。鼓谱有三星鼓、五星鼓和七星鼓三种。光看中国醒狮舞的不同套路、不同动作设计以及鼓乐队的表演已是一种很高的艺术享受。
民间歌谣,封开人在每年的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的民间节日,或是新屋落成、婚姻嫁娶等喜庆日子,都要举行唱山歌活动,用歌唱的形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或是对亲友的道贺。封开各地的民间歌谣各具特色,其中主要的有开建山歌、杏花山歌、罗董山歌、泗科山歌、文德山歌、都平五星山歌,还有开建片的茶山调、看花调、花枝调、米粮调、春牛调,封川片的吟诗调、年宵调、白鹤歌、故事曲等。(孔令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