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青岛12月15日消息(记者唐磊)“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这是文学大家梁实秋《忆青岛》一文中对青岛的印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品牌作为重要手段,更加直观地体现了城市文化。翻开青岛的百科词条,荣誉称号一栏密密麻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电影之都、中国节庆名城……青岛,是一座有着多样文化面孔的城市。
青岛海滨风景(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面孔一:传统范 历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提起青岛,“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国际范也是它的标签之一。但实际上,青岛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人文荟萃。当下的我们如何去触碰青岛那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脉络,非遗打开了一道文化的“窗口”。
非遗是一座城市自己的“文脉”,是扎根于这座城市成百上千年历史底蕴的根与魂。青岛非遗文化的丰富性,令人叹为观止。胶州秧歌、茂腔、莱夷古乐、螳螂拳、胶东剪纸、鲁绣……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共有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926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省级74项,市级207项。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传统曲艺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民俗、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多种门类与形式,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岛的每一个角落。
此外,随着国潮的兴起,优秀传统文化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作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青岛,如何抓住这一风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手造成为一个突破口。
手造“根”在非遗、“魂”在文化,是讲好青岛故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青岛全方位打造“山东手造 青岛有礼”文化品牌,并将这一品牌作为统领全市手造工作的总抓手。同时,聚力打造“山东手造 青岛有礼”品牌矩阵,全面梳理手造资源,设计推出全市手造产业地图。创新打造手造产业数字化融媒体服务平台,打通手造产业上中下游全链条资源,线上服务手造企业500余家,上线手造产品2000余件,年度最大订单金额超过100万元。
如今,青岛越来越多的手造产品“活起来”“火起来”,借力手造产品,青岛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再局限于文字、图片中,而是变得可感、可及,将青岛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面孔二:洋气范 数字文化“出镜”“出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可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青岛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以科技为笔,以文化为魂,打开更大的蝶变空间。
当下的青岛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好文化赋能旅游发展文章,充分发挥海洋、历史城区、工业遗产、传统村落等资源优势,青岛将着力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等领域深度融合,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基因,大力发展元宇宙、数字创意等文化新业态,推动数字文化贸易,推出更多大型旅游演艺项目,突出特色文化创新供给,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青岛正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行动,“一部手机游青岛”接入旅游资源超1.9万个;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培育一批数字创意、数字娱乐、数字艺术展示、线上演播等业态项目,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发展培育强劲动能。
夏日青岛海边,众多游客赶海游玩(央广网发 王伟 摄)
在具体实践方面,青岛着力打造“寻梦沧海”“海上有青岛”等网络群众文化品牌;持续提升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智能化水平,融合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信息资源,全面推广“山东全民阅读在线平台”,完善图书馆数字体验空间,为市民提供丰富快捷的数字文化服务;加快手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石雀故事”手造工业互联网等一批新业态,创新打造手造产业数字化融媒体服务平台。
作为电影之都,近些年,各种大片的“含青量”越来越高,《流浪地球》《封神三部曲》《抓娃娃》……伴随着电影的爆火,青岛也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向往,无形之中也成为最佳城市宣传片,在带动青岛文旅频频出圈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美誉度。
新体验、新场景、新业态、新项目……如今的青岛,不断上“新”的文旅内涵彰显出了强大“引力场”、跑出了“洋气范”,也成为推动青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记者了解到,前三季度,青岛市文旅产业增加值1260.5亿元,增速7.4%;预计全年接待游客超1.4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长超13%;审批5000人以上大型明星演唱会、大型音乐节58场,同比增长152%,吸引观众48万人次……这份成绩单成为青岛文化“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生动注脚。
面孔三:全民范 文化生活“可感”“可及”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于悄然无声。近年来,青岛市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惠民体系,开展多彩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一批市级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启动建设,覆盖市、区(市)、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公共服务网络持续完善,便民文化圈服务半径不断扩展延伸,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实现免预约、常态化免费开放。
目前,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1个(16处)、文化馆11个(14处)、“青图驿站”104 个、24小时图书馆34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900多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聚力打造“博物馆之城”。持续完善“海洋文化、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乡村记忆”四大博物馆集群。目前,全市备案登记博物馆数量达到144家,其中免费开放121家,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博物馆为特色,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体系。
此外,青岛统筹运用全市文旅系统优质资源,结合不同群体的喜好和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丰富完善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