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精品小包”不是“层层转包”

旅游资讯 4 0

近年来,“小包团”堪称旅游市场的香饽饽。但媒体调查发现,新产品火热背后陷阱也不少,许多消费者遭遇擅自转包,小团秒变大团,品质大打折扣。

“精品小包”何以变质?从相关报道看,“虚假种草”难辞其咎,其中新兴平台多为暴雷“重灾区”。随手翻开社交平台,图文并茂的种草贴随处可见,“有需求可私信”的揽客说明铺天盖地。但实际上,“种草”种得天花乱坠,很多博主却并无从业资质,更不具备承接出游的服务能力。一旦游客上钩,他们多半将其转包给“小散杂乱”的旅行社,后者又将客源转手分包给拼车司机。层层转包下来,且不说服务内容早已货不对板,且为了多薅羊毛,一些司机更是想方设法接单扩容、压缩服务、更改路线。即便游客发现不对头,想维权却发现没签合同只能吃哑巴亏。

据《合同法》等相关规定,擅自转包违反合同义务,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从业者之所以知法犯法,除了利欲熏心,也是钻了组团社“首接”规定不全的空子。因此,狠刹坑人套路,当务之急是从源头补齐监管短板,明确组团社“首接”的法定责任。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多利用技术手段,如建立旅游经营数据平台和“转包”电子备案机制,通过电子备案系统追溯责任链条,防止层层转包导致甩锅卸责。当然,清除“小包团”乱象,尤须拔除“种草经济”中的“杂草”,倒逼平台完善交易规则,守住产品质量关。

“小包团”备受追捧,也说明旅游市场正向个性化、高品质趋势升级。说到底,旅游是最讲究“体验”的休闲消费方式。今天的国人已不满足于“我来,我见”,而更注重沉浸式体验,更追求旅途的品质。从这个维度看,小团游高度定制化,免除了千“旅”一面的无趣,符合当代人“慢下来、沉下去”的情绪诉求,发展空间广阔。关键是广大从业者要恪守依规经营的底线,既推产品,更拼服务,把口碑和品牌做起来。

“精品小包”,归根结底在兑现这个“精”字。监管的不断加码、游客的正向反馈,才能让这条赛道越走越宽。

图源:视觉中国

流程编辑:U022

标签: 精品 锐评 组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