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山岛,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香山街道,是太湖边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遗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也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近年来,面对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双重挑战,苏州市和吴中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通过创新政策供给、优化审批流程、因地制宜实施修缮等措施,开启了叶山岛生态环境提升及古村落保护的新篇章。该项目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更成为古城古镇古村保护与发展的生动样本,彰显了“两山”理论在实践中的深刻内涵。
从蓝图到现实
探索古村落保护新模式
叶山岛的保护性开发,首先需要一张科学合理的蓝图。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遵循全面保护、系统修复、多元利用、长效保障的原则,针对叶山岛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制定了详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方案。通过对地块现状格局、建筑利用、地形地貌、水体驳岸、植被群落以及资源环境的全面分析,形成了涵盖古建筑保护修缮、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提升等多个方面的“一揽子”方案。这不仅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也为后续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叶山岛设计规划图
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还特别注重对原有山水格局和古村落历史肌理的保留,确保每一处改造都能尊重并延续其独特的文化脉络。在对徐湾、西湾两个古村落进行修缮时,充分考虑到了老水井、旧码头、老驳岸等传统元素的存在价值,并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新的设计中,既保持了古村落的原汁原味,又赋予了其现代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有机结合,项目团队还在岛上新建了环道路、登山步道及景观建筑,并对水湾及驳岸进行了整治,开垦农田及果园,力求打造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打通古村保护更新路径
创新政策助力发展
要让古村落真正“活”起来,除了精心规划外,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作为支撑。为此,苏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旨在打通古村保护更新的关键环节,促进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其中,《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为指导文件之一,明确规定了土地供应方式、规划审批依据以及行政许可流程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根据该条例规定,“叶山岛徐湾古村落保护修缮项目”被整体划拨给香山街道,随后由叶山岛投资发展公司通过租赁形式取得使用权,在不改变传统村居性质的前提下引入书香酒店集团等专业运营机构,从而实现了土地使用权、租赁使用权和运营开发权的分离,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与此同时,考虑到叶山岛位于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这一特殊情况,相关部门还专门编制了详细的保护修缮详细方案,并报请太湖办批准后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此举不仅保证了项目建设符合风景区管理规范,也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另外,在具体操作层面,区政府积极协调住建、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古村落保护修缮”的内容开展规划、设计、建设等一系列行政审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使得叶山岛项目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典范。
激活古村落新活力
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
为了让古老的村庄焕发新生机,必须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基于此,叶山岛项目组提出了一套差异化的建筑修缮策略——对于不同类型的房屋采用局部落架大修、落架大修、加固修缮或“四原”重建等方式进行修复;同时,结合市政府关于存量建筑盘活利用的相关指导意见,充分利用“5年过渡期”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古村落向现代化转型。具体来说,就是由专业的文旅运营主体负责整体租赁经营,导入民宿、轻餐、会务、展览等多种业态,并置入书吧、展览厅、民宿剧场等开放共享空间,使游客既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享受到便捷舒适的现代服务设施。
随着一系列改造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如今的叶山岛已初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旅游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落,还有充满创意的文化体验场所;既有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未来,随着更多优质项目的落地开花,相信叶山岛必将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 通讯员 蒋海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