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垣大财主高敬乾四合院大门
2014年11月,高家垣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决定:高家垣村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怎么样,这名头够大吧?
但是,我们摄制组拍摄古村两年多,见识过太多太好的院子和村落,第一次踏进高家垣,确实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是黄土高原典型的地貌,山梁起伏,沟壑纵横,黄土遍地,地广人稀。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走完整个古村,也就见到三四个老人。与两位老人攀谈,也没聊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场小雪,给高家垣披上一层神秘色彩。
再进高家垣,感受大不一样。
这一次,我们是和雪一起到达高家垣的。雪花飘飘扬扬,散落在黄土高原上。立马想起路遥《平凡的世界》开头:“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
所以,我的文案就这样开篇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雪花飘飘扬扬落向大地,给广袤的黄土高原披上了一层白色。这是入冬的第一场雪,意味着这里将进入严寒的冬季”。谨以此句致敬路遥。
黄河的这边是柳林,对岸是陕西吴堡县。
山西在黄河以东,古称河东。陕西就在河西对岸。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是以陕西为背景,描写在黄土高原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人生故事。方家评论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一部荡气回肠的生命交响。
是路遥,给所有生活在尘埃中的人带来了希望和光。
他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谁,我们能走多远。
而山西,也完全合乎路遥笔下描写的世界。
黄河东西两岸,人们都好吃一碗面,都好唱一个民歌调调,都爱唱哥哥妹妹的情爱:苦菜苦来酸枣儿酸,东边的日头落西山。
这一场雪,下得全组人都兴奋起来。摄影总指导马正与81岁的村民高探应聊得起兴,他敏锐地捕捉到这样一个场景:高探应老人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望着通往村外的小路,若有所思。摄影师纪泽录和李久民认真地记录下这一经典的镜头。
我的文案这样跟进:“他似乎期盼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看。日子就这样一个又一个重复着,黄土高原进入最长的休眠期,等待一场春雨来唤醒”。
雪来得正是时候。
明正德七年,高氏先祖高文进从外地逃年景来到这里,建造了第一个院子。院子不大,也不方整,随着山形就势而建。2014年整修院子时,在花坛的位置发现雕刻着“正”字的一块青石。
导演欧志强调度三个机位,从高低不同层次,拍摄高氏第十六代后人高海应和他的儿子高飞演奏的场景。高海应吹笙,高飞奏唢呐,父子二人合奏一曲《下柳林》,听得人荡气回肠。
这个“正”字,已经陪伴高家垣人512年。
有专家分析,因为院子不方,刻一正字,以正院形。又暗合了院子位于村子正中心的情形,还寓意着期望子孙后代正直做人、正经做事的古训。
这个“正”字,已经陪伴高家垣人512年。
山西有619个中国传统村落,每个村子有每个村子的特色,但村子之间又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在北部,建筑以窑洞居多,在南部,建筑以四合院见长。而高家垣,却把山西北部与南部的建筑特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实属难得一见。
四大财主院落布局有序、造型精美,雕刻绘画、细腻生动。对研究清代民居建筑、绘画雕刻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这些四合院坐北向南,从低到高,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大财主高敬乾和二财主高奉乾的院子相互连通,都是三进院落。三财主高健乾和四财主高廷枢现存两进院落。这些院子都有绣楼和虎眼。四财主院子虽然毁损严重,但还保留有圆形大门和砖雕斗拱。这些院子汇集了山西北方山区窑洞和晋南四合院建筑的所有特色,十分罕见。
二财主高奉乾四合院。
那么,高氏祖上做着什么样的营生,才能建起这么特色气派的三进四合院落呢?
陪同我们的高探应老人介绍说,自从先祖高文进1512年因为年景不好逃难至此,建起第一个窑洞,开启了高家垣人耕读传家的历史。
到清朝乾隆、道光年间,村里涌现文武生员8名,四大财主,八小财主,72个毛不念财主(更小的财主)。
这些财主经营着大小不同的当铺,组织20多个马帮跑运输。靠着稳定的收入,在黄土高坡上建起了15座四合院,6个躺椅大门,20多个凤凰洞大门,可谓盛极一时。成就了“东西十八垣,就数高家垣”的美名。
虎眼,其实就是窑洞的滴水。
为了表现这些院子的特色,导演欧志强联系柳林文投公司总经理杨建军,杨总派来高云霄来配合我们的拍摄。
当高云霄换上传统服装,在高低错落的院子来回游走的那一刻,大家眼前一亮,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定格,空间似乎在这一刻穿越。我们都被带到了高家垣历史上那一段辉煌的岁月。院子里人声鼎沸,街道上马蹄踢踏,晋商500年辉煌历史在这里重现。
这一刻,一起穿越时空。
高家垣人除了组建马帮跑运输,还经营大小不同的当铺。要知道,当铺的出现,就是现代金融的雏形。你无法想象,在这穷乡僻壤的山沟沟里,居然能萌发出银行业的最初形态。
在村党支部书记高润宝的安排下,我们让一位村民换上清代服装,扮演当铺的掌柜,重现了当年银库工作的场景。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修复大财主的院落时,柳林文投公司总经理杨建军巧夺天工,在大门的照壁上嵌入了一个大大的“正”字。这个凸刻的正字,与后院阴刻的正字,一阴一阳,一白一红,不正暗合了传承与创新的美好寓意吗?
我们邀请村党支部书记高润宝,站在大红的“正”字照壁前,拍摄了他讲述高家垣人传承古训,守正创新的画面。
摄影总指导马正在替高润宝书记试镜,他的名字就是一个正字,一切自有天意。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飞快流逝,在高家垣的拍摄已经进入尾声。
我们经常说,拍摄纪录片是靠天吃饭的。天气的好坏左右着我们拍摄的进度。黄土高原的冬天,画面是单调的,没有了春天的绿意盎然,没有了秋季的五彩斑斓,冬季的取景难上加难。
但是,在高家垣的这几天,我们的拍摄却非常顺利。想要雪景,于是就有了雪。想要阳光,于是就有了晴天。一场冬雪给层叠的建筑披上了银装,斜斜的阳光又给这雪景镶上了金边。
日落时分,一切皆美好。
在这美好的现场,我坐在大财主的东房里,给纪录片解说词这样收尾;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这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家乡是空间的来处,记忆是时间的来处。当家乡与记忆碰撞,历史便在这一刻定格。定格在我们的文化中,留存在我们的血液里”。
我们的工作照。历史很长,一辈子很短。用这有限的生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