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好客山东,在《非遗里的中国》里品地道“鲁”味

旅游攻略 2 0

空中卷下大风车、空中翻下1080挂脚……在空中完成这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是聊城杂技绝技绸吊的看家本领;风筝今天已2000多岁,最早它不是玩具,更有神秘的军事用途;年味渐浓,《非遗里的中国》版花饽饽已经做好,它藏着哪些非遗元素,蕴含怎样的和美之意呢?

伴随春节的申遗成功,我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位居全球第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来到齐风鲁韵钟灵毓秀的山东,在琅琊古城前,开启一次非遗创新与传承之旅。

做风筝、扭秧歌、吃煎饼、体验柳子戏……“山东篇”从临沂琅琊古城开启,总台主持人龙洋携手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以及演员惠英红,漫步特色非遗街区,带观众看山东特有的非遗绝技,互动学习非遗技艺,品地道鲁味美食,以非遗视角遍览齐鲁之地。

非遗“动”起来

雕琢文旅新名片

作为齐鲁文化圣地,山东自古以来孕育出无数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山东共拥有18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位居全国第二。

首期节目在临沂琅琊古城搭建了颇具齐鲁特色的非遗街区,跟随嘉宾穿街过巷、移步换景,34个山东非遗项目逐一亮相,众多非遗传承人秀出绝活儿,不仅展现出齐鲁大地的历史底蕴和时代风采,也呈现了好客山东的火热日常。

斗秧歌、剧情演绎,“山东篇”中,“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轮番上演,好不热闹。其中,海阳大秧歌表演粗犷奔放、热烈欢快又质朴坦率,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将歌舞戏融合,海阳大秧歌在服饰、动作等方面还有不少讲究。节目中嘉宾与传承人一起互动体验,学习乐大夫、锢漏匠与王大娘等不同角色的经典动作,深切感受到其技艺中蕴含的厚重文化,也感受到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舌尖上的非遗和独特的鲁味也打开别样的体验。在山东,一块小小的沂蒙煎饼都能卷出不少“新花样”,色彩丰富的煎饼不仅好看,还好吃,搭配“葱比人高”的章丘大葱,美味尽在不言中;行沐手礼、品孔府菜、体验制作毛竹南荠,孔府菜烹饪技艺在丰富中国饮食文化和儒家文化内涵的同时,尽显好客山东与孔府的待客之道。

还有沂蒙山小调、鲁南五大调,以及柳子戏、龙舞、螳螂拳、杂技等多项技艺和民俗体验,尽显齐鲁大地多样风采,更展现了非遗的魅力所在。

集探访、互动、体验、文化解读于一体,《非遗里的中国》已成为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样本。“山东篇”中,“非遗+文旅”有了更多样和深度的呈现和延展。基于山东深厚的文化根基和非遗杂技项目,琅琊古城创作的精品杂技剧让剧和技相辅相成;借力潍坊风筝这一文化符号,当地创新发展“文旅+风筝历史名人”“文旅+风筝民俗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赋能文旅深度融合,为海内外游客呈上一份份诚意满满的文旅大餐。

从“一步一景、诗画江南”的浙江到“三湘四水、七十二峰”的湖南,从“千里景千变、一山一诗篇”的广西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非遗里的中国》已走进22个省(区、市)非遗街区。节目通过对非遗的场景化呈现,凸显非遗在文旅融合中的独特优势,打出一张张地方文旅新名片。

表达“潮”起来

绽放非遗新光彩

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理念引领下,《非遗里的中国》聚焦非遗的当下性与时新性,借用生活化的表达让非遗“活”起来。在山东,逢年过节,山东人常蒸的胶东花饽饽,不仅颜值能打,更承载着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随着时代发展,非遗传承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文旅的内生动力。如柳条、琅琊草变身“致富草”,在巧手匠心下逐渐织就致富路,助力乡村振兴;费县手绣愈发时尚,一根绣花针带活小乡村,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骨肉脱离味香酥”的德州扒鸡、滋味鲜美的黄河古道鲜鱼汤、汤汁浓郁的临沂炒鸡等,不仅展现了精湛的鲁菜烹饪技艺,也隐藏着人间烟火的流量密码。

将传统与时尚美学相融合,节目还精心打造“非遗创新秀演”,结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带大众在一舞一曲中感受非遗所蕴含的东方生活美学,唤醒了当代年轻人对非遗传承的热忱。“山东篇”中,传统海阳大秧歌表演已令观众拍手叫好,一场创意秀演更是创意呈现了肆意洒脱的现代秧歌之美。柳子戏融合秀《秦琼表朋》以戏曲乐器伴奏开场,融入说唱音乐,将柳子戏戏腔戏词与说唱词句呼应,让传统柳子戏成为更潮柳子说唱,引得现场年轻人纷纷叫好。

用全新的方式打开非遗,打造国家级文化新IP,《非遗里的中国》已成为世界感受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邀您继续一起领略中华非遗“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勃勃生机。(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