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数字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旅游资讯 3 0

初冬时节,阳光透出云层洒向黄柏河畔的夷陵楼(湖北宜昌夷陵博物馆),为精美的仿古建筑群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作为夷陵区博物馆馆舍之一,楼内收藏3500余件书画作品、工艺美术品、文物展品等文化瑰宝,行走其中仿佛穿过历史长河,见证夷陵发展变迁。

“夷陵文化底蕴深厚,要坚持系统思维、规划先行,做优‘传承弘扬’和‘活化利用’文章,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近日,夷陵区委书记肖鹏飞来到夷陵楼和至喜楼,实地调研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听取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和文物陈列情况,察看建筑、碑刻、造像、彩塑、壁画,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要细化工作举措,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要素、市场、业态、品牌,提高文旅资源产业化水平。”肖鹏飞说,要通过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推动观光游览、文化体验、运动休闲、康养度假等业态深度融合,打造景区游、乡村游、城市游精品,加快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杨家河兵寨群

近年来,夷陵区积极申报实施石牌抗战遗址保护维修、博物馆消防、黄陵庙展示工程等文物保护项目24个。同时,该区还加强各级文保单位推荐申报工作,成功将南边民居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博物馆也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杨家河兵寨群、五龙堡、青龙寨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峡古兵寨博物馆

夷陵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股牵头负责人蔡林峰介绍,根据2022年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数据,夷陵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一级文物3件/套、二级文物17件/套、三级文物330件/套。

南边民居

而今,文物当“网友”,足不出户“穿越千年”,数字赋能文物是夷陵开展文化资源“活起来”多年结出的又一硕果。

轻点手机屏幕,一面东汉球形钮方枚神兽纹铜镜“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花纹繁复精美,透过铜镜仿佛窥见千年前婉约女子对镜贴花黄的娇羞。这是黄陵庙文物景区的“云上博物馆”带给网友的别样文博大餐。

“利用科技、艺术等手段掀开尘封,激发文物时代价值。形成‘文物保护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文物保护’的良性循环。”蔡林峰说,黄陵庙夜游项目就是盘活文物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黄陵庙夜游

今年国庆期间,黄陵庙夜游全新开放,推出了全息投影灯光秀沉浸式夜游项目——“神牛奇庙夜”,这个项目以神牛为文化IP形象,贯穿“神牛助禹、福满峡江”等文化剧情主题场景,通过动线剧情化、灯光交互化、场景沉浸化三大特色,打造了一个文化剧情沉浸式夜游目的地。

“神牛奇庙夜”

这个长江沿岸保存最完整的大禹开江治水的古建筑群,在光与影中焕发新生,游客们看到了熠熠生辉的“黄牛助禹开江治水”。

这一切得益于夷陵区打破常规,创新尝试,公开征集黄陵庙合作运营单位,成功引进湖北朗笑运营策划有限公司合作运营黄陵庙夜游项目,探索出了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

杨家寨

“我们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家河兵寨群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全力冲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在夷陵区另一文化资源富集的乡镇黄花镇,三峡古兵寨文化旅游区负责人曾朕表示,正致力将这片古老的土地打造成集历史文化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张家口火车站

同样在黄花镇,孤寂百年的张家口火车站终于等到了属于它的“乘客”。

“川汉铁路是宜昌独有全国罕见的铁路工程遗址,实地参观触碰历史的脉搏,比从书本上去看去学更加记忆深刻、触动灵魂。”从深圳来旅游的章玉翔参观后发出感叹。

金钉子地质公园

近年来,黄花镇还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教育功能,开展研学活动,实现文物保护、旅游、教育等多元融合。据统计,该镇南边古民居、川汉铁路遗址、金钉子地质公园等,每年累计接待研学达8000余人次。

通讯员:谢小青

一审:李红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