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第二届中国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在京召开,我受邀参加这一由800余家企业、2300多个特色优势产品所参展的大会。在西藏展柜前,我惊喜地品尝到高原牦牛肉干,不仅鲜美可口,还富含营养。
图为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上,参会嘉宾在西藏展柜前品尝牦牛肉干(唐召明2024年10月11日摄)
牦牛,被人们称为“高原之舟”,与北极熊、南极企鹅并称为“世界三大高寒动物”。
牦牛是世界上稀有的偶蹄类动物,也是适应高原生存条件的珍贵物种。大约在距今3500—4500年前,高原人类就开始驯养牦牛了。驯养后的牦牛,自古以来就是雪域高原最好的生活及经济保障。
在广袤的藏北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当地独具特色的牦牛文化。牦牛不仅是牧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他们心中的宝贵伙伴。
在雪域高原许多古老的神话中,牦牛被当做是宇宙星辰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许多山川河流也是以牦牛命名。
世界牦牛在中国,中国牦牛在藏北。藏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氧含量低,气候干燥,6亿多亩草场,形成高寒草地型牦牛的天然发育场所,成为闻名全国的“牦牛之乡”。
过去牧民群众多住帐篷,逐水草而居,其食品主要由糌粑、肉类、酥油、茶四种构成,其中绝大多数食品或直接取之于牦牛,或用牦牛产品加工而成。
图为藏北双湖办事处(现双湖县)嘎措乡二村两名儿童正在瞭望牦牛群(唐召明1988年摄)
提起牦牛,我总会想起1988年在那曲地区双湖办事处(现那曲市双湖县)嘎措乡二村近距离拍摄牦牛时的情景。那是寒冬的一天午后,暖暖的阳光铺洒在覆盖残雪的金色草原上。我拿着相机走出村庄。前面是几十头安闲的牦牛。两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戴着棉帽,用棉头巾捂着脸坐在山坡上。那些牦牛只有二三头站着啃吃地上枯黄、稀疏的小草,而其它的则像待命的武士卧在山坡,头全部朝东望着前方,嘴里嚼来嚼去地反刍。远望过去,它们宛若一块块巨大的黑色磐石,纹丝不动地傲立在天地之间,硕大坚硬的犄角直抵苍穹。走到近前,我发现有不少牦牛角上挂着红、黄、蓝等色的小布条,煞是好看!我绕前绕后拍照片,牦牛瞪着圆鼓鼓的大眼睛一动也不动,不是听到它的喘息和嘴里的反刍声,我真会把它们当成一幅幅天然雕像。
在我眼中,这种在平原地区从未见过的动物浑身都是宝贝。在藏语中,牦牛被称为“诺尔”,也就是“财富”“宝贝”的意思。
藏族朋友嘎玛不久前从西藏带给我来自藏北高原的风干牦牛肉和“啦啦”。风干牦牛肉,是牧民群众通过自然风吹日晒让牛肉水分完全蒸发,更易长久保存的牦牛肉。
藏北高原的牦牛肉,因肉质富含氨基酸和钠、钾、镁、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极富营养价值,被誉为“肉牛之冠”。
图为藏北班戈县牧女正在制作奶制品“啦啦”(唐召明1987年摄)
而“啦啦”,则是类似奶酪的一种高品质奶制品。“啦啦”一般用作招待客人,也是藏北高原逢年过节时的主要食品之一。这种用牦牛奶经凝固而成的食物,基本上排除了牛奶中大量的水分,保留了其中营养价值极高的精华部分,被誉为乳品中的“黄金”。
藏北高原牦牛的日产奶可达2公斤左右,为一般黄牛的3倍,其奶乳含脂率和蛋白质都很高,50公斤奶能够提炼5公斤酥油,为人类摄取营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酥油,是藏北牧民群众喝酥油茶须臾都离不开的奶制品。它是将牦牛奶煮沸后,取掉表面形成的浮油,倒入专用木桶、或分奶机中搅拌,再用手工除去多余水分,捏成团制作而成。
图为逐水草而居,赶着驮物牦牛正在转移草场的藏北双湖办事处(现双湖县)的牧民人家(唐召明1987年摄)
数千年来,牧人和牦牛有着一种独特而又亲密的联系。游牧生活长期迁徙,牦牛是牧民生命中长期陪伴的朋友。当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家里年轻的牧人和牦牛群一起前往草地茂盛的山谷,牧人歌声的唯一听众就是牛群,而对牛群了解最深的就是牧人。
小时候人们在牛背上长大,长大了就走在牛群边上。正是这种形影不离的联系,对牧民而言,牦牛不是牲畜,而是他们的好友。但海拔极高的藏北高原,必须有更多的能量供给,而藏北高原物产极其匮乏,因此,数千年来牧民都在食用牦牛肉。
在藏北高原,牦牛过去还是牧民最便捷、最低成本、最靠得住的驮运工具。过去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在游动放牧转场中,转移帐篷、驮运生活用品和食物,几乎全靠牦牛。
图为藏北牧民过去游牧所居住的黑色牦牛毛帐篷(唐召明2001年摄)
就连居住的帐篷、日常贮存物品的口袋,拴牛拴马和捆东西的绳索,甚至一些冬季穿的御寒衣服,也都是用牛毛编织和做成。这些物品防寒、防潮且很结实。捻成的绳子,富有弹力,结实耐用。
牦牛皮质地坚硬,用其制成工具具有持久耐磨的特点。用它可制作牛皮筏、皮袋、皮箱、皮靴、皮鞋底、皮绳、皮绊,还可以制造鞍套,缰绳、马笼头、鞭绳、皮带、皮包、鼓槌等各种生活用品。现如今皮革开始利用机械来加工,用其制造皮鞋、服装、沙发等各种奢侈的日用品。
图为藏北牧民人家在牦牛毛帐篷前所堆起的做燃料的牦牛粪(唐召明2010年7月31日摄)
牦牛粪则是藏北牧民生活中世代赖以生存的主要燃料。草地上、山坡上、房前屋后,到处都可以见到它摊晒或垒垛的身影。
如果说,西藏是“世界屋脊”,那么藏北就是“世界屋脊的屋脊”,由于这里空气含氧量仅有平原的一半,较低的含氧量很不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牦牛粪由于其黏性成分被牦牛在体内消化吸收后,剩下的纤维物质疏松通透,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完全彻底,是数千年来难得的燃料。
20世纪80年代,我在藏北高原采访,常常住进县招待所,屋中央都有个烧牛粪的铁皮炉,屋角堆着牛、羊粪燃料,要靠自己生火取暖。说心里话,我倒挺喜欢闻牛粪的干草味,也喜欢拿着屋角的一块块牛粪饼,用废旧报纸或煤油来引燃牛粪火,然后铲几簸箕火力猛、但不耐烧的羊粪蛋在牛粪火上。不一会,当铁皮火炉被烧得通红,屋里暖和起来,驱赶走身上的寒气时,让我很惬意,也很有劳动的成就感。
可以说,牦牛是藏北牧民的“衣食父母”。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肉、乳、毛绒等畜产品。比如,出售的活体成年公牦牛一头约七八千元,成年母牦牛一头约一万元,是藏北牧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图为过去手拿牧鞭的牧女格桑措姆(左四)和同伴们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优质牦牛绒。她们都是藏北班戈县绒毛分梳厂的生产能手(唐召明1994年5月2日摄)
近年来,在藏北高原的脱贫攻坚中,牦牛产业迅速发展。广大农牧民群众已从原始的“人放天养”模式逐步过渡成合作社养殖模式,并增加补饲、暖棚等科技含量,来促进产业链的延续、补链工作。牦牛成为藏北高原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正在越来越大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那曲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完善育繁推广体系、推广高效养殖方式,强化人工饲草培育研究、推进产销一体化发展,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
此外,那曲市还充分利用区外市场、人才优势、援藏优势,着力打造区域性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引进北京企业,共同组建西藏天牧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牦牛产业项目,并与杭州和成都餐饮公司等分别签订购销合同,或是举办那曲牦牛肉品鉴会,助推藏北高原牦牛肉走进其它省市百姓的餐桌。
如今的牦牛肉干、盐炸牛肉、牦牛肉酥及藏北高原冰鲜牦牛肉等美食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开始走出西藏,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正在成为人们舌尖上的美食。(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