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湖南的最后三天,过“楚粤门户”,惹起他“西湖南浦”乡愁

旅游资讯 2 0

(视频来源:东安政府网)

华声在线12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谭登)12月15日,2024“策游湖南”系列之“跟着徐霞客游湖南”活动火热举行。文旅博主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用镜头记录湖南人文和自然风光,放大湖南文旅的美誉声量。

380多年前的春天,徐霞客自衡州府溯湘江而上,于永州古城潇、湘汇流处“放舟入湘口”,溯湘水前往广西。1637年农历闰4月初7日,他从东安进入广西。

徐霞客“打卡”湖南最后3天的行程,乘舟湘江离开东安境,最后看到的一段湖湘美景,记载了怎样的惊奇?

兵书峡藏“兵书”,“得到兵书开果盒”

1637年的春天,下雨不断。徐霞客笔下记载雨声“彻夜达旦”,船行湘江,“天雨滩高”,“江涨六七尺”,时见两岸峭崖“有飞瀑挂其腋间”。

闰4月初5日,徐霞客乘船过了东安石溪驿(今石期市镇),“晨餐乃行十里,江南岸石崖飞突,北岸有水自北来注……又五里,上磨盘滩、白滩埠,两岸山始峻而削……又五里,崖之突于左,为兵书峡。”

兵书峡位于今东安渌埠头湘江畔,悬崖高百余米,绝壁上堆叠4块黑色长方形石板,酷似4卷巨书。清道光《永州府志》记载:“崖石上有兵书匣,峻峭不可攀跻。”传说兵书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隐居湘江时所著,他带走一部,用以实践,其余5卷置于兵书峡石台上。战国时,孙武后人孙膑又取走一部,并加进自己的实践体会,即《孙膑兵法》。东汉时诸葛亮征战桂林、永州一带,曾取下剩余4卷阅读而受益。但诸葛亮为人谨慎,离开东安时,将兵书归还原处。

明代时,有蓝姓东安知县,曾盗取4卷兵书,深夜乘船溜走,准备进献朝廷。船至洞庭湖,他觉得安然无事,便打开兵书来看,正好读到“风可助兵”一句,骤然狂风大作,船毁人亡。洞庭龙君视4卷兵书为天机不可泄露,亲自沿江送回兵书峡,并把它们化为巨石,从此再无人搬动。明解缙有诗赞曰:“百尺苍崖吼石麟,兵书匣在楚江滨;人心只是推诸葛,木石无神自有神”。

兵书峡对面江北岸有圆石,状若大鼓,称“果盒山”。徐霞客记载:“果盒、兵书,一方一圆,一上一下,皆对而拟之者也。”传说果盒山藏有金银财宝、军士器械,取得兵书,就能打开果盒山,得到金银财宝和军士器械,可杀伐征讨坐江山。当时民间相传“得到兵书开果盒,开得果盒做皇帝”。

湘江“第一大湾”,扭出一个S形身姿

船行如梭,徐霞客离开兵书峡,“又西五里,为沉香崖。” 这里的风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崖端高迥处叠纹忽裂,中吐两枝,一曲一直,望之木形黝色,名曰沉香,不知是木是石也。其上有大树一株,正当崖顶。更有上崖一重内峙,有庵嵌其间,望之层岚耸翠,下挈遥江,真异境也。”

在这里,他听本地人讲了一个故事:县令派人盗取沉香,用巨大的绳索悬在崖端大树上,将人放下去取,突然雷雨大作,沉香树居然看不见了。县令害怕不已,连忙叫停。

山脚下的渌埠头小镇曾是古盐船码头,白天帆影,夜晚渔火,人们用“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来形容这里的繁华。徐霞客也写到“罗埠头(今渌埠头)在江西岸,倚山临流,聚落颇盛”。当晚,他“泊于罗埠头之东岸”。

第二天(闰4月初6日),“夜雨虽止,而江涨有声,遂止不行。”徐霞客停船了一个上午。“下午,流杀风顺,乃挂帆东南行。五里,东泊于石冲湾。”这一天,他不经意间船行了一个S形江段,穿过了湘江“第一大湾”。

徐霞客行船过罗埠头,到现在的东安紫溪市镇调元村,这一段湘江长约5公里。湘江从广西入境湖南后,忽然转向西北又折向东南,形成约360度大弯转,状如倒“S”形,构造了一气呵成、四季水盈的湘江第一大湾。

河谷弯曲,江水深泓,冲刷出湘江“第一大湾”洞天福地,就像一个丰腴的美妇人。山脉涟漪,清水明镜,村落散居,诗画田园;沙洲芳草,白鹭栖息,游船靠近,惊起一滩白鹭,绕湘江盘旋翱翔。惟妙惟肖的斗牛岭,大鱼潭、小鱼潭、鸬鹚嘴、母子洲、伍家湾镶嵌其间,夕阳落日。

看见此段美景风物,竟惹起徐霞客的乡愁。当天泊舟过夜,他写到“是夕月明山旷,烟波渺然,有西湖南浦之思”。

过“楚粤门户”,湘桂走廊上古楚入南粤

过了湘江“第一大湾”,就是徐霞客“打卡”湖南的最后一天了,也即1637年闰4月初7日。

他在《楚游日记》最后一篇里记载:“初七日,昧爽行,西转四里为下厂。又西一里,江南山一支自南奔而北向;又西一里,江北山一支自北奔而南来,两山夹江凑而门立,遂分楚、粤之界。两山之东,属湖广永州府东安县;两山之西,属广西桂林府全州。”

这一天,他船行湘江6里,行至今东安紫溪市镇调元村渡口,放眼西南而望,看到“江南山一支自南奔而北向……江北山一支自北奔而南来”,南岸的山就是斗牛岭,北岸的山叫“分山界”。两山夹江对峙,构成了“楚粤门户”的独特地貌景观,即是湘桂走廊上古楚与南粤的交界之地。

(以上图片来源:影像湖南)

湘江就是在这里开始,从广西流入湖南境内的。如今,站在这个“门户”前,极目向西,看到的是广西的山水田土;顺流而东,田园水土则是湖湘大地。国务院勘定的界碑,就立在两省(区)相接的斗牛岭突向大江的尖嘴上,成为一个地理标志。

说到底,任何地理都是人心的地理。河流是一个整体,水来处为广西全州,入处为湖南东安,具体哪一点为广西、哪一点为湖南,是绝难分得清的。湘桂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人心同根同魂,又岂是在水上拉一道锁链分得开的?

这一带江水浩渺,烟霞万状,两岸风景美丽宜人,实为不可多得的江河胜景。烟霞斗射弥散之处,徐霞客笔下“遂分楚、粤之界”的门户之像,显得朦胧。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岸人家渔歌互答,田园耕作,怡然自得,犹如世外。

就在这一天,他的轻舟越过,满载湖湘美景记忆,驶入广西境内,游往下一重广袤、迤逦的山河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