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烈:网络文学如何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引擎?

旅游资讯 1 0

潮新闻客户端 夏烈

近日,中宣部公布了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名单。其中,网络文艺首次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纳入评选表彰,获评的10部网络文艺作品中,3部为网络文学作品。这一突破,不仅是对网络文学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肯定,更是对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独特价值的认可。

过往十余年间,网络文学快速发展,除了在全社会范围内引领数字阅读风潮外,还逐步延伸至影视、动漫、游戏和文创等领域。如今,网络文学再次从供给侧入手,与相关主体共同思考、尝试如何运用全球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规律,进一步释放文艺的作用和价值,并参与到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与建设中。

比如,近日番茄小说在长白山下举办了番茄读旅季暨“十二日谈”系列活动。对话者既有骁骑校这样的网络小说名家,也有王跃文等传统文学名家、学者和媒体人。在冬季的长白山旅游旺季期,在山河美景中汇聚人文和文艺要素,谈的不仅有当下文学创作前沿的问题,更关注到了文艺+文旅的所谓“梦幻联动”,与谈内容短短数小时就吸引了近300万直播观众。

无独有偶,笔者于12月冬雪初霁之时亦牵头组织了“我爱浙疆,辉映龟兹”全国网络文学名家“文化润疆”的采风研讨活动,管平潮、何常在、疯丢子、童童等网络作家在祖国南疆阿克苏畅谈的既有从金庸、梁羽生百年诞辰说起的文脉传承,也有网络文学如何为新时代新疆题材及其大美自然和人文景观赋能的问题。

因此可以说,步入当今文化语境,网络文学已经不单单是文学创作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其独特的人文经济模式所包含的粉丝效应、IP价值、生态链和价值链,使之可能成为弥补中国当代文学在大众性和消费性实践与研究上比较缺失的重要一环。

数量体量日益庞大、覆盖国内11亿人口的网络文艺,通过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网络短视频、网络微短剧等门类构架了我们今天的新大众文艺现场。它们在迅捷发展、改变部分文化文明形态的同时,也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直面、需要研究、需要协调。比如许多作品一味追求爽感,以流量、变现能力等数据为导向,忽视艺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引领;比如过分研究大数据、算法和沉溺机制,以视听快感和虚拟情境占据用户更多线上时间与消费,使得观众沉湎屏幕,失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动力。面对此,过去的一种传统视角是强烈的批判和道德厌恶,然而这可能阻碍我们理性看待人类文明的另外一些重要的选择和进程,并实际上无法阻挡网络文艺的主流化、全民化、国际化,甚至由此构成了一种知识和思想体系上的价值悖论。

以眼前的文旅融合为例,我们获取的方法和创意在于,强调文化、文艺对旅游中“文化味儿”的提升,强调网络文艺与现实大好河山、万千生活的关联,促成创作和旅行两种人类行为的内涵互生,亦重塑线上和线下的一种生活均衡。于是,对于发挥着导入作用的网络文学而言,历史和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设计和打磨变得异常必要。换言之,文艺作品只有不断尝试深入现实生活,打通虚拟和现实的“屏障”,才是真正推动文化旅游由“和”而“合”的关键。而在我看来,这种由“和”而“合”其实就是受众有没有在作品中找到真实具体、令人神往的地理,创作者或从业者有没有打通并创造出两者之间的“现实链接”。而令人鼓舞的是,近年来达成此种“现实链接”的案例屡见不鲜,就网络文学言表现在其所发挥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

直接作用,是指这种“现实链接”由网络文学直接赋能于文旅。网络文学将美好景观融入作品的创意故事中,随着作品的出圈,大批粉丝前往当地旅游打卡,为其带来“消费的流量池”,并进一步凝聚其文化外观和内涵。如风靡一时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通过其IP效应,使长白山、湘西、杭州等相关旅游景点成为粉丝的“朝圣重地”,甚至构成了一年一度的节展。

《盗墓笔记》粉丝在长白山举行“稻米节”。图源:新华社吉林分社

间接作用,指并非所有的网络小说都能在阅读环节就出圈破壁,为城市文旅带来直观可见的增长势能,但它们通过影视、动漫、游戏、文创等衍生产业形式再次构成爆款,赋能文旅,达成“现实链接”。这不仅推动了下游的影视改编等选择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标与景观加以置景书写,还由此带来了一波又一波巡礼热潮,为地方文旅在可视化意义上注入更广泛的受众和新的活力。如《长安十二时辰》的火爆使得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我的阿勒泰》及同名网络剧的火爆直接催生出阿勒泰地区常态化开展文化进景区、非遗进景区活动;《去有风的地方》更是将一股“治愈”之风快速席卷各大短视频平台,主要取景地大理市的打卡胜地次第涌现……

网剧《我的阿勒泰》剧照。该作品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网络文艺类)。

可以说,近年来网络文学再次向旅游产品及其下游产业链靠拢、延伸,成为文旅“破圈”的新载体,彰显出“文艺+文旅”的强大动能。这既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网络文学在新时代阔步前行,用优质内容回应时代、服务大局的重要落实。当下,“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连续剧去旅行”已然成为文化旅游的新趋势、新概念,而网络文学正在以其自身丰富的故事性和广泛的接受度,展现出为我国文旅深度融合提供新动能的巨大潜质。

这样,再回头来看番茄小说作为主流网络文学平台之一的主动作为、主动创意,则可以判定是网络文学产业平台将目光聚焦文旅融合新板块、新领域,进行网文+文旅的规律性、经验性的布局举措。相信会有更多主体看到其中的红利和契机,学习“番茄读旅季”等方式,激励青年网文创作者“走出去”“入生活”,到文化景观和名城参观、采风并从中汲取灵感,丰富自身创作之外,也让更多旅游地插上网络文艺翅膀,实现文化底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网络文学与城市文旅的双向赋能。

作者简介: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