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流量”更要“留量”代表委员热议兰州文旅产业发展

旅游资讯 1 0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兰州感受城市烟火、黄河魅力。中山桥、金城关游人如织,“兰山观景”“夜游黄河”备受青睐,兰马赛激情澎湃,“五一”“十一”假期来兰游客连创新高,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超1.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828亿元,分别增长 26.4%和27.5%,兰州文旅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大幅提升。着眼未来,文旅经济还能怎么火?出席2025年市两会的代表委员对此话题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

组合发力 促进产业融合

作为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近年来兰州市着力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突出品牌赛事打造、推动开展全民健身等方面持续发力,体育消费以年均10%的增长率逐年递增,已成为助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同时也应看到,依然存在体育消费层次低,结构不合理;优质体育产品少,供给不充分;产业融合发展弱、带动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农工党兰州市委员会在《关于不断培育壮大体育消费打造体育产业新经济增长极的提案》中建议:加大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发展“体育+旅游”,培育建设一批体育旅游目的地、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健身休闲特色小镇;发展“体育+医养”,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推广“运动处方”,支持建设体育医药养生基地;发展“体育+教育”,推动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智力运动、科技体育等运动项目进校园,建设健身休闲产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市人大代表王丽娟提出,兰州市应积极拓展红色旅游产业链,推动其与多种业态的深度融合。“可以依托‘红色名村’这一载体,让红色文化为乡村特色旅游项目赋能,从而带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例如,七里河区的沈家岭村可以推出‘展览+遗址+乡村旅游’的模式,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保障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资金来源和利益共享,激活乡村振兴资源,实现红色文化影响力与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的同步提升。”

深挖内核 鼓励创新发展

市政协委员车宽余调研发现,现阶段兰州文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宣传和引导缺乏细节,大多数景点基础设施薄弱,旅游消费缺乏吸引力。市政协委员梁启龙认为,可以深入挖掘地方文献中记载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文艺,充实旅游内容,科学布局并配套完善旅游休闲功能区域。市人大代表杨媛建议,从美食文化出发,邀请省内外美食博主、网红达人等来黄河风情线、兰山公园、水墨丹霞、鲁土司衙门、什川古梨园等地体验打卡,借助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大众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市政协委员王虹认为,研学活动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建议政府部门加快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加大相关项目扶持力度,在基地星级创建、研学课程开发、研学组织培育等方面进行奖励,助力企业深挖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工业文化等兰州特色的研学产品。

“因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近年来,《风吹过的地方》《我的阿勒泰》《繁花》等影视剧带动区域文旅发展,已非孤例。2024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出,要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项目,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两会期间,农工党兰州市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我市影视业发展助力新时代美丽兰州建设的提案》,建议鼓励创作本土题材作品,设立并定期举办兰州题材影视剧本创作大赛,吸引本地和外地编剧参与,对于获奖剧本,优先推荐给本地影视制作公司;设立专项发展资金,用于资助本地影视人才培养、剧本创作和影视技术研发等相关领域,或对于在兰州取景拍摄的影视项目,根据其规模、对兰州的宣传效果以及文化价值进行评估,给予资金补贴;电视剧按集补贴,每集补贴额度根据制作成本和兰州元素呈现程度而定;短剧项目可给予一次性的创作和制作补贴等。

串珠成线 完善服务细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需求,千方百计激发消费潜能,其中就包括“支持中高端低碳民宿发展”。今年两会期间,民革兰州市委员会的提案特别关注到了民宿发展,提出了四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制定出台我市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引导资本有序进入,鼓励利用闲置房屋发展民宿产业,结合兰州本土的人文历史民俗,打造一批具有独特主题和风格的民宿产品;民宿业的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关于民宿监管的规定办法、行业规范等,加强事前事中监管,严防无序、粗放发展;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民宿经营者开展相关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线上线下联合推广,形成民宿联盟,建立和旅行社、景区的对接通道,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旅游线路,增强入住体验,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完善旅游服务产业链,让住宿、交通、线路安排等细节串珠成线,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也提出了建议。市人大代表盖伟辉建议,加快各景区交通联通,增加特色观光公交巴士点对点发车。例如,可以将石佛沟、阿干镇、兴隆山、官滩沟各景点串成一条兰州市内生态旅游大环线,带动沿途乡村振兴,助力农副产品流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市政协委员刘立善建议,可构建“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快旅慢游全域旅游一张网,结合“西北大环线”游,提供立体的“空、铁、地”一体化交通服务咨询。同时,针对自驾游游客,在全市范围内提供更多的免费停车场所;对于外地游客道路违章,采取“一宣传二警告三处罚”的人性化服务措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赵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