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遗风,千年传承” 说的就是莘县古城镇,单闻其名,便知这是一处底蕴深厚、充满故事的地方,它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人文传承的汇聚地,宛如一部生动鲜活的史书。
莘县古城镇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南部,地处鲁、豫两省两市(聊城市、濮阳市)四县(莘县、阳谷县、台前县、范县)交汇处,依堤傍水,风景如画,似一颗镶嵌在鲁豫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古城镇历史源远流长,人文荟萃,承载着厚重的岁月记忆。夏商周三代,这里便是古顾国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古韵依旧。
△子路负米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诸多名人雅士在此留下足迹,仲由(子路)曾于此设院讲学,琅琅书声仿佛穿越时空,至今仍在耳畔回响;秦始皇走马修堤、设立点将台,那金戈铁马的豪迈气势,赋予了这片土地雄浑的气魄;“扬州八怪” 之一郑板桥曾在此任县令,他清正廉洁、心系百姓,诸多轶事传颂至今,为古城镇增添了一抹人文的亮色。
金堤河
金堤河从古城镇穿境而过,因河水北依金堤流淌而得名,取固若金汤之意,现有金堤称为北金堤,南筑小堤名为南小堤,北金堤原为古黄河大堤,而今此堤隐隐横亘,如虬伏地,高出平地数丈。
△金堤河的四季
来到古城镇一定要去北金堤上瞧一瞧,尽览金堤河美景。春时,堤上植被复苏,新绿初绽,野花缤纷,生机盎然;夏临,植被繁茂似海,绿树成荫,清风送爽,河水波光粼粼;秋至,树叶染彩,黄绿交织,落叶纷飞如蝶,壮美如画;冬降,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万籁俱寂,尽显苍茫,四季之景尽显北金堤的自然与历史韵味。
行走在堤顶,微风拂面,带来泥土的芬芳与花草的清香,让您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能深入探寻古城镇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辉煌。
△波光粼粼的金堤河
在这里,您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沉醉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包容。
古钟广场
古钟广场中心的铁钟铸造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钟高2.85米,周长6米,重4吨,钟体上部为植物纹,下部为云雷纹,并配有八卦标志。
2014年10月,古铁钟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钟广场
广场中央那座巍峨耸立的宋代铁钟,宛如一位沧桑的历史守望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宋代铁钟
顶部蟠龙形钟钮栩栩如生,似欲腾空而起;钟体之上,精美的纹饰与祈福文字交织,每一道纹理都承载着古人的期盼与信仰。
当悠扬的钟声敲响,雄浑的声响穿越历史的迷雾,回荡在古城镇上空,刹那间,仿佛被拉回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心中涌起无尽的震撼与敬畏。
秦皇堤公园
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便来到了秦皇堤公园。这里曾是秦始皇走马修堤、设立点将台的传奇之地,如今虽不见当年的烽火硝烟,但历史的痕迹却无处不在。
△秦皇堤遗址
秦皇堤筑于秦代始皇时期,至今已历经两千余年沧桑,堤坡日趋平缓,部分堤段已被夷为平地,只有古城镇境内约十几里长的地段还有断续遗迹,实为宝贵。
民间传有秦始皇“南修金堤挡黄水,北筑长城抵鞑兵”之说。传说中说筑堤期间,秦始皇亲自监工,他骑马跑堤,鞭梢所指,大堤立即完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秦始皇跑马修堤”的故事。
△秦皇堤石碑亭
漫步其间,仿佛能看到秦始皇挥鞭指挥、大军浩浩荡荡修筑堤坝的壮阔场景。那古老的堤岸,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蜿蜒伸展,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的沧海桑田。
郑板桥文化馆
在古城镇五里后村,有个郑板桥文化馆。
古城镇是旧时的范县县城所在地,“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于清乾隆1742-1746年间在此地任县令。他在任期间,傲视权贵,体恤民情,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世人赞其如“百节长青之竹”。
△郑板桥铜像
△五里后村墙画
当年,郑板桥在此任县令,留下了诸多清廉爱民的佳话。漫步在五里后村,仿佛还能看到郑板桥身着布衣,走村串户,体察民情的身影。
△郑板桥文化馆
馆内目前暂存了板桥先生的书画物品22件,是全面展示郑板桥生平、文学成就、艺术成就、勤政爱民的专题纪念馆。
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郑板桥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人文情怀,汲取那份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精神力量。
△馆内绿竹
竹是郑板桥所爱,亦是其为人处事的写照。
△馆内拓印、书法射箭、投壶等娱乐体验项目
古城镇的人文特色不仅体现在历史名人上,更深植于市井烟火之中。这里的民风淳朴,街头巷尾常能看到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讲述着代代相传的故事,孩子们嬉笑玩耍,传承着古城的活力与朝气,这是生命延续、文化赓续的最美模样。
杞柳编制工作室及展厅
古城镇的魅力不止于历史遗迹,还有柳编特色文创产品。
古城镇地处黄河支流,金堤河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为杞柳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优良条件,也为柳编产业筑牢了坚实根基。
△杞柳枝条
在金堤河畔的滩涂地上,目前杞柳种植面积约1100亩,带动了周边村庄200余人就业,每年增加群众务工收入6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10万元。
△杞柳加工车间
同时,古城镇积极发展杞柳产业,筹集整合资金500万元,建设3000平米的加工车间,2间烘干室,购进26台编织设备,建成柳编产品展厅、中国·板桥古城柳编非遗共富工坊。
△中国·板桥古城柳编非遗共富工坊
走进杞柳柳编工作室,不禁被手艺人们精湛的技艺所折服。
△展厅内摆放的柳编工艺品
从家居必备的收纳篮筐、沙发茶几等家具装饰,再到精美的花瓶、葫芦等摆件工艺品,应有尽有。
△手艺人在编制柳编工艺品
每一件柳编作品都堪称艺术品,手艺人凭借精湛技艺,将杞柳编织得活灵活现,其造型精美绝伦,无论是实用性还是观赏性都极高。
每一件柳编作品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展现出古城镇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在这里,不仅可以现场观摩柳编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还能亲手体验如何用杞柳进行编织,将自己制作的独特工艺品带回家,作为旅途中最珍贵的纪念。
如今,杞柳柳编在古城镇已然实现产业化发展,村民们通过割柳条、捆柳条、晾晒烘干、产品深加工等一系列工序,将杞柳编织成筐、斗、篮等日常用品以及工艺品,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尤其是在文化振兴方面,杞柳柳编作为传统技艺得到了传承与弘扬,它承载着古城镇的记忆,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古城镇特色美食
古城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孕育了许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古城“鸳鸯饼”。
鸳鸯饼,又称肉锅饼,选用精猪肉和小麦精粉为原料,由7层面皮卷制而成,每一层都像纸一样薄,看起来晶莹透亮,吃起来筋道耐嚼,不黏口,不拽牙。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鸳鸯饼
1742年,郑板桥任范县(今莘县古城镇)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在吃到肉锅饼后,赞誉有加,想起了乳母养育之恩,遂作诗一首:“食禄千万种,不如饼在手,平生所负恩,岂独一乳母”,因其两两相扣,形似鸳鸯,故而起名“鸳鸯饼”,也称“板桥饼”。
△空心挂面
古城镇的空心挂面采用优质面粉为原料,放入少量食盐,纯手工制作。经省发、揉条等八道工序精制而成,细如发丝,不浑汤,口感筋道、爽滑,开锅即食,是老少皆宜的食用佳品。
△古城糟鱼
古城糟鱼选用细鳞鱼为主料,配以独家料水,置于铺好水箅子与白菜叶的锅中,文火慢煨 6 小时左右,直至汤汁耗尽。制成的糟鱼骨肉软烂,入口即化,复合的香味在舌尖散开,耐人寻味,且便于储存,是古城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喜欢吃鱼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哟。
△“后备箱工程”展览馆
古城镇还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后备箱工程”,为游客提供了一站式选购特色产品的便捷体验。在这里,琳琅满目的特色好物令人目不暇接,柳编文创、富硒鸡蛋、鸳鸯饼、空心面、豆腐干等都是游客能带走的古城镇礼物。
当游客返程时,便可随心挑选这些古城镇的特色产品,将后备箱装得满满当当,真正实现满载而归,把古城镇的美好与温情一并带往五湖四海。
☀️
莘县古城镇,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既有古老的文化传承,又有充满活力的民俗风情。
当繁华都市渐迷人眼,莘县古城镇宛如一湾澄澈的清泉。这里,古老的传说与质朴的民风相融,砖石街巷诉说往昔。
它毫不张扬,只盼您偶然驻足,于不经意间,被那扑面而来的历史温度包裹,沉醉在这方有故事的天地。
☀️
探不完的宝藏,听不完的历史故事,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原汁原味的宝藏古镇,一定要来打卡一次!
来源:文旅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