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南粤,鱼跃鸢飞。行走在江门的水岸长堤上,绿水青山的秀美风光逐渐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的生态注脚。作为水资源大省的广东,境内大小河涌(溪)密如蛛网,辽阔水域滋养万物。丰富的生态“清水”如何变身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富水”,激活绿色水经济的无限潜能?
自2022年起至今,“水经济”连续4年被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从2022年的“因地制宜发展水经济”,到2023年的“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再到2024年“推动绿色水经济蓬勃发展”,以及今年提出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产品调查监测、评价和市场化开发,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发展水经济”,“打造更多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壮大乡村酒店、智慧旅游、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等新业态”,广东精心谋划、着力推动发展水经济。随着“10+2”省级水经济试点建设成效逐渐明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负面清单和准入退出机制正在形成。
江门鹤山市澜石水库来苏山水人家项目航拍图 受访者供图
深挖水域资源禀赋 江门水经济特色突出
新会的小鸟天堂、开平的大沙山水茶乡、蓬江的西江碧道……地处南方丰水地区的江门,河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近年来持续推进全域水经济试点,规划建设休闲观光、营地基地、滨水休闲康养等绿色产业,推动“以水兴产”新业态发展。
近日,广东省水经济座谈会在江门鹤山市召开。借此契机,媒体记者走进江门鹤山市澜石水库来苏山水人家、源林生态乐园,从调研点项目了解、探索当地水经济发展现状、前景。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靓丽后花园,鹤山正蓄力为粤港澳构筑“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添上精致的一笔。位于宅梧镇青年水库区域内的鹤山市源林生态乐园,一眼望去尽是蓝绿交织、碧绿层叠,聚集了森林、湖泊、田园、温泉等多重资源优势。无论是观赏山林花海、享受阳光沙滩、体验水上运动,还是亲子度假、研学科普、精致露营,该项目都可“一网打尽”。这片规划范围超12000亩的未来乐园,将构建以“户外研学+自然度假+私人订制”为核心的全家自然度假梦想地。
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一期项目正在实施中,重点做好环库铺路、林相改造、岸坡固土复绿,并持续推进花海栈道、山地乐园、欢乐水寨、房车营地等项目建设。据悉,好山好水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预计游客年度接待量约8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8000万元。项目分三期建设,接下来还将建设集聚品牌效应的二期和提升服务品质的三期。
在江门,年轻的生态乐园与古老的绿美古村相辉映,上演着生态优、产业兴、人丁旺的水经济故事。穿过青墙黛瓦,途经小桥流水,就来到了“千年钟氏村”共和镇来苏村,这里背倚群山,环抱澜石水库。从上空俯瞰,其形如砚台,韵饶古璞。一泓清水边,宗祠和村居点缀在山间地里,近千年来积淀深厚国学底蕴,构成了这座广东名村、五邑名村。
随着当地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来苏村积蓄已久的水动能、山势能,成为如今发掘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生态功能的本底。一座集山水田园观光、茶文化体验、明清古建筑文化品味等于一体的农水文旅综合体正在形成。目前,已建成两个四合院和观光长廊,正在建设商务酒店。预计2025年基本完成项目建设。
385宗水经济项目点兵点将 广东推进水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江门是典型的岭南水乡,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入选全省两个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市以来,江门不断丰富水经济业态,多个试点项目的优质水生态产品吸引着众多游客打卡,推动山水“高颜值”向经济“高价值”的转化。
在小红书APP上,“碧道”是围绕江门旅游的热门搜索词之一。截至目前,江门已建成近400公里碧道,因地制宜创新“碧道+城市提质”“碧道+乡村振兴”“碧道+文旅”等形式,引入咖啡、集市、轻餐饮等新业态,推动碧道建设成果有效转化,向滨水经济带发展。作为著名侨乡,江门还以“侨”为“桥”,踏出了“中国侨都深度游”“红色文化研学游”“水乡游船”“古建筑逛游”等创意文旅路径。
因地制宜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近年来,广东持续推动“10+2”省级水经济试点建设,16宗试点项目已有13宗投入运营,涵盖水上运动、水系旅游(含河湖游轮游艇)、滨水休闲康养、优质水开发利用等不同业态。
例如,广州推进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水上运动基地、从化区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两个省级水经济试点建设。其中,前者积极举办龙舟、赛艇、皮划艇等培训和赛事活动,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水上休闲娱乐体验,新增就业岗位超过300个;后者依托沙溪水库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打造集文化、体育、康养、旅游、研学于一体的度假胜地,2024年度累计接待游客25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近200个,带动了周边村民兴办民宿与农家乐。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在蕉门河上演的精彩龙舟赛,是南沙时隔十二年再次启动的群众体育赛事,一时间点燃了当地的文旅热潮。
目前,广东共谋划储备了385宗水经济项目,预计总投资近1000亿元。接下来,广东将把握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水上运动、水系旅游(含河湖游轮游艇)、滨水休闲康养、优质水利用等水经济新业态,打造水系旅游精品航线和特色水利旅游产品。统筹协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水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文、图|记者 胡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