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开州区文化馆获一等荣誉!
近日,2024年重庆市区县(自治县)“三馆”免费开放绩效评价结果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官网公示,开州区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成果斐然,荣获该项评估一等荣誉。
繁荣巴蜀文化 一批博物馆加速“上新”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作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博物馆的建设备受关注。眼下,一批承载巴蜀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正加速落地。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产业联盟在渝成立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成为首批理事单位
近日,由四川省旅投集团、重庆文旅集团和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产业联盟大会”(以下简称“联盟”)在重庆市永川区圆满举行。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荣秀受邀参加联盟成立大会,并成为该联盟理事单位。川渝两地省、市、区县各级相关部门(单位
四川奋力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2025年电影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元的电影。这部“四川造”的现象级动画电影,展现了精湛的制作水准,是四川近年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探秘遂宁:邂逅诗意与禅意的巴蜀明珠
在四川盆地腹地,涪江之畔,藏着一座充满诗意与禅意的城市——遂宁。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是休闲度假、修身养性的绝佳去处。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感受自然的馈赠,亦或是体验文化的魅力,遂宁都能满足你的期待。
来成都四大古镇,邂逅首个“非遗春节”,体验地道巴蜀风情
小年一过便是年。首个“非遗春节”即将到来,8天假期来成都过新年有哪些新耍法新期待?游天府、逛古镇、玩非遗、品年味……1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文旅集团获悉,春节期间,成都周边四大古镇——平乐古镇、安仁古镇、五凤溪古镇与西来古镇将营造非遗新场景、打造文化新亮
千龙千狮闹新春,巴蜀大地迎新年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四川省2025年春节群众文化活动暨2025年全国“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四川分会场活动在德阳市旌阳区盛大启幕。一场“千龙千狮闹新春”的文化盛宴,正式拉开了全省新春文旅消费系列活动的帷幕。在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巴蜀大地以丰
双城周刊|寻找巴蜀石窟绝美身影
他们在寻找一处处隐于山林间的千年造像,为散落在巴蜀大地上的石窟寺著书立说——项目规划每卷400页,全书45卷,集纳巴蜀从北朝至宋代,以及少量明清代表性石窟寺。
共建统一大市场,互访游客超1亿人次……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走深走实
“真有这么好耍?”1月19日,正愁春节去哪里耍的刘欣悦,她无意间刷到一则“川墩墩”的旅行Vlog(视频日志),“宽洪大量”“点石成金”“资足常乐”等字眼,引起了她的浓厚兴趣。
【文化传承】《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丛书《川剧》《川菜》《川酒》卷发布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2025年1月16日,《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丛书《川剧》《川菜》《川酒》卷发布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标志着十三届省政协系列文史丛书编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田向利出席并讲话。
文化中国行|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引领,加快打造重庆文旅标志性成果
1月15日,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在会上获悉,2025年,重庆将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引领,着力完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文旅标志性成果。
1分钟!看“川渝CP”究竟有多好耍?
乐山大佛的微笑与大足石刻的静谧,一佛一石,诉说着穿越千年之美;
气象日新、人文蔚起 从文化事件中看见巴蜀文化的蓬勃景象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守正创新、勇争一流,以巴蜀大地上的火热实践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到重大政策创新、精品文艺创作、巴蜀文化“走出去”……一个个影响深远的文化事件,为天府大地
连川渝 赴未来
四川与重庆,虽相距千里,却浑然一体。千百年来,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交融,铸就巴蜀大地命运的联结。
【美丽四川】宣汉,巴蜀大地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五):大汉雄风今犹在
要写宣汉,就不能只写宣汉,要写马渡关的荔枝古道和川东民歌,要写月亮坪的森林氧吧和美好爱情,要写巴山大峡谷的山川秀美和土家风情,要写罗家坝遗址的珍贵文物和巴国神秘……
“跨省组合”吸睛又吸金 巴蜀文旅走廊有这五个“新”
“周六早上从重庆出发,免费打卡资阳景区,晚上到隆昌吃羊肉,周末轻松玩转三个城市。”上个月,市民张伟一家三口感受了一次“特种兵”旅游,感觉非常棒。近年来,川渝两地文化旅游建设成果丰硕,“宽宏大量”“资足长乐”文旅新IP“百万职工游巴蜀”“成渝文旅一卡通”“巴蜀文
【美丽四川】宣汉,巴蜀大地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四):高歌一曲惊天下
宣汉县是四川省“民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土黄山歌是高腔的代表、观山《背二歌》多用小嗓(假嗓)哼唱、隘口《放牛歌》属平腔山歌、新华《歇憩歌》属短腔山歌”,《宣汉县志》对各地民歌作了简要记载。聆听宣汉的民歌,会让人沉醉在歌的海洋,物我两忘,无问西东。
【美丽四川】宣汉,巴蜀大地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三):川东热土别样红
红是红军的红,是五星红旗的红,是革命者热血的红。宣汉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浸染的红土地,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红四方面军的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美丽四川】宣汉,巴蜀大地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二):土家风情惹人醉
宣汉县是四川省唯一土家族聚居区,主要集中在龙泉、渡口、三墩、漆树4个土家族乡和樊哙镇。一般认为,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但随着巴文字在宣汉发现,将改写这一历史。
【美丽四川】宣汉,巴蜀大地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一):巴国迷雾知多少
宣汉,置县始于东汉和帝二年(公元90年),取“宣扬汉王朝德威”之意。位于四川最东部,面积4272平方千米,辖37个乡镇(街道)423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25.6万,是巴蜀大地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