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小伙到蒙古国乌兰巴托旅游,偶遇当地游行:现场实况分享
最近几天周边邻国(蒙古国)又发生示威游行,消息冲上热搜榜,根据国内多家官媒报道,中国驻蒙古国大使贵,紧急发文,提醒中国公民在蒙古国要注意安全,有什么安全问题可以拨打中国大使馆求助。
蒙古国游客打卡冬季那达慕 称来中国旅游很流行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举办的迎新年冰雪那达慕上,也有来自邻国蒙古国的游客。阿尔山市与蒙古国接壤,有通关口岸。据报道,2024年来阿尔山旅游的蒙古国游客数量有所上升。蒙古国游客敖日格勒表示,中国的交通和生活都很方便,有很多朋友喜欢来中国旅游。#阿尔山天天那
大量韩国人为“性”前往蒙古,蒙古国为何成色情大国
早期,蒙古国的经济主要依赖采矿和游牧,人们逐水草而居,过着传统的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过度的资源开发使得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资源逐渐匮乏,经济发展的车轮陷入了停滞的困境。苏联解体后,蒙古国试图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推行所谓的 “第三邻国” 政策,期望得到西方的援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为什么半数人口住在棚户区?
蒙古国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蒙古国领土辽阔,人口稀少,只有350万人口,人口密度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类似。蒙古国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大约150万人口分布在首都乌兰巴托。乌兰巴托位于蒙古国中北部,面积
解密蒙古国,探寻最后的猎鹰部落
2023年9月,在时隔多年后,我再次走出国门,前往向往已久的蒙古国。我联系了资深玩家,策划了一条在蒙古国西部拍摄的线路,这条线路不但囊括了阿尔泰山脉一带的壮美风光,同时还能参加乌列盖一年一度的猎鹰节。此外,我们还将深入草原拜访哈萨克族猎鹰人,近距离了解和拍摄他

蒙古国:没有人比我更喜欢韩国
蒙古国,这片曾经在历史上孕育出伟大成吉思汗帝国的广袤土地,如今却在 21 世纪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展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 “媚韩” 倾向。在蒙古的大街小巷,现代和起亚汽车的高频率出现,仿佛是韩国现代工业文明在这片草原上留下的鲜明印记。而韩剧《财阀家的小儿子》在蒙古的
蒙古国青少年圆梦高铁驾驶
“中国高铁如何降低风阻?”“乘坐高铁,仿佛时空穿梭!”……蒙古国朋友为何疑问连连?11月21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河南省教育厅支持,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24年蒙古国“汉语桥”线下团组交流活动在郑州举行。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
蒙古国距中国最近的县城,用中国电,花人民币,还想喝咱的自来水
在蒙古国,隐藏着一个与中国亲如手足的神秘小城,它仿佛就是中国的一个“海外分身”,亲密到让大家觉得没有跨越国境一样!
内蒙古小山城阿尔山“圈粉”蒙古国边民
“今年通关人次是去年的9倍多,也创了阿尔山口岸对外开放以来历史最高。”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今年截至11月15日,已接待蒙古国出入境旅客4300余人次,其中3000余人次来自蒙古国的边境城市。阿尔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汤鑫从事边防检查工作9年,对此感

乌兰巴托随处可见“地道中餐”
《福布斯(日本)》杂志网站11月14日文章,原题:在蒙古国,因中国人大量出国而出现的“地道中餐”成为潮流 “地道中餐”是中国人前往世界各地居住生活所带来的全球化现象之一。“地道中餐”店不仅在西方国家,而且在亚洲国家的很多城市中也越来越多,东京可以说是世界上“地

“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系列活动在蒙古国开幕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江新辉,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公使衔参赞张木星,蒙古国文化体育旅游和青年部国务秘书达瓦扎尔格勒等中蒙两国官员及各方代表等数百人出席开幕式。
蒙古国首都,居然没有任何“中国”元素,反而都是“日韩”文化?
都知道中蒙之间历史源远流长,按理说文化氛围应该差不多,可当你踏上蒙古国的土地,特别是走进首都乌兰巴托,你可能会感到一丝困惑和意外,这里的景象与许多中国人心中的预期大相径庭。没有随处可见的蒙古包,也听不到熟悉的满蒙一家亲,相反,街头巷尾充斥着令人意外的日韩流行文
蒙古国堕落成“性旅游业”大国?建国已经百年,为何越混越惨?
蒙古国,一个人口约345万,占地156万平方千米,草原面积广袤,地下蕴藏着大量矿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