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交通发展很快,未来经济有望超蚌埠市
六安市是安徽省西部的一座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地级市,六安市拥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员城市,随着合肥都市圈的建设,六安市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未来有望经济总量超过蚌埠市。
春在六安等您来!六安市第十七届桃花季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开幕
春游江淮,千姿百态。3月19日上午,2025年六安主场活动暨第十七届桃花季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在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金冲桃花园开幕。

六安市金安区做好非遗传承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多点开花,在传承与保护方面不断坚守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互通互融,绘就了金安文化繁荣的新画卷。

六安市一森林步道 入选省级榜单
马鬃岭地处大别山腹地,景区终年云雾缭绕、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是一个自然风光极为优美的地方。这里地形气候独特,云海浩瀚,变幻无穷,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观赏体验。马鬃岭森林步道更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沿途风景如画。大湾村附近的森林步道与马鬃
相约大别山 冰雪结“奇缘”——六安市冬季文旅消费市场一线见闻
滑雪道上,来自长三角各地的滑雪健儿们在洁白的雪道上飞驰而下,展现着高超的滑雪技巧;演出室内,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饰,用灵动的舞姿、美妙的歌声点燃了冬日的激情......前段时间,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大别山冬季研学旅游嘉年华暨2025年长三角

六安文旅百花齐放,全域发展向“新”而行
公共文化服务迈上新台阶。办好第七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5万余场,累计服务群众1500万人次。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1825场,“村晚”工作被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接待客流516.8万人次,金寨县图书馆入选全国基层公共阅读

六安市:体旅融合,让“冷资源”变“热产业”
1月1日,新年第一天,霍山县漫水河镇的滑雪旅游区,一批与众不同的客人带来别样的新年风采。2025年长三角滑雪邀请赛,六安市新年第一场大型赛事在这里举行,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百余名运动员如游龙一般,在皑皑白雪上“画”出一道道身影。

六安市:全域旅游铺就多彩振兴路
六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依托深厚文化底蕴、优良生态环境与独特产业资源,全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深化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如今,六安已成功创建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与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发展成绩斐然。2024年以来,接待游
跟着非遗游六安|六安市“传承+发展+宣传”燃起非遗新活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六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璀璨明珠,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如今,这座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态激发非遗新活力,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绚烂光彩。

“皖美冬日”六安主场活动启动 700余场活动邀您体验
11月28日,由安徽省文旅厅和六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安徽文旅“皖美冬日”营销推广季六安主场活动暨首届大别山(六安)温泉康养发展大会在六安市举办。
六安市全域旅游新篇章:深化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
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今年,六安市接待游客数量高达6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1.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87%和26.68%。
六安市三家单位入选安徽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4年度全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入选名单,我市红街文化园入选全省“十佳夜游街区”、舒城县图书馆-南荷书屋入选全省“十佳夜读空间”、六安茶阅夜酒店入选全省“十佳深夜食堂”。
六安市依托大别山资源,激活秋游经济热潮
六安市充分挖掘大别山资源优势,使秋游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统计,今年8—10月,该市旅游市场接待游客205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50.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50.93%和55.47%。
六安市打造“研学大别山”品牌 立足“文旅+”讲好行走的思政课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挖掘好、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打造“研学大别山,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旅游品牌。今年以来,全市共接待研学游客超2480万人次,同比增长 19.92%,占全市旅游总人次40%。

这个县政府大院,火了!
视频发布后,众多网友点赞。有评论称,“这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小区里是私产,进出应该严格核实。政府大院是为人民服务的地方,的确不应该高门槛。给好政府点赞。”

六安市裕安区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刘向文 记者 李世宏)日前,从六安市裕安区文旅局获悉,2024年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公示结束,该市裕安区成功创建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喜报!六安市裕安区成功创建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裕安区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立足红色、绿色、古色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打造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目的地,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等称号。现有4A级旅游景区4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歌声唱响红六安—六安市第二届乡村红歌村歌大赛活动圆满落幕
跟着赛事游六安,红歌村歌唱起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和旅游价值,持续擦亮“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文旅品牌,助推文化强市和旅游强市建设。11月8日下午,六安市第二届
推动融合发展 打开更好看的六安
日前,六安市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制定并印发《关于发展全域旅游,深化农旅、交旅、水旅、商旅、林旅、气旅融合发展》等6个实施意见,推动一河一桥一路一村成为旅游资源,在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中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发展,释放“文旅+N”
美丽六安再次闪耀黄浦江畔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11月6日,“山海情谊深 ‘锦’绣六安好”上海・六安文旅对接会在上海丽丰天际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对接会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市与六安市对口合作等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旨在推动六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