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参观博物馆、逛古城、游览历史文化街区……当下,许多地方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放利用,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规定,防止建

数字技术赋能敦煌文化海外“圈粉”

数字技术赋能敦煌文化海外“圈粉”

莫高窟 敦煌文化 敦煌 数字 技术 15 0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以莫高窟为核心的艺术瑰宝,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碰撞。进入数字时代,敦煌文化以创新姿态迈向国际舞台,通过艺术展览、数字科技、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持续绽放异彩。如今,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敦煌文化全球传播的核心驱动力,尤其在艺术展、

敦煌形成三道绿色屏障:莫高窟积沙量减95%以上

敦煌形成三道绿色屏障:莫高窟积沙量减95%以上

莫高窟 敦煌 积沙 19 0

“在莫高窟扫沙子”是几代敦煌莫高窟人共有的深刻记忆,而“风轻云淡”已成为如今新常态。这是被称为“中国旱极”的敦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缩影之一,目前已基本形成三道绿色屏障,大大提高了防风阻沙能力,减少了沙尘暴发生频率。

莫高窟的洞窟,为什么造得都不一样?

莫高窟的洞窟,为什么造得都不一样?

莫高窟 洞窟 北朝 32 0

当谈论起莫高窟,不管是前期做功课还是实际游览,我们的注意力多数被洞窟内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塑所吸引,反而洞窟本身最容易被忽略。但其实形制各异的洞窟也蕴含了很多信息,它既是僧人们生活起居的地方,又是礼拜活动的场所。

去敦煌就带这本书,沉浸式游览莫高窟!你的研学必备,游学向导!

去敦煌就带这本书,沉浸式游览莫高窟!你的研学必备,游学向导!

莫高窟 敦煌 游学向导 39 0

有没有这样一座宝藏——既有中原的伏羲、女娲、雷神、电母等神怪,又有西域的太阳神、月神、飞天等神灵;既有穿汉服的长者,又有印度风貌的国王;既有中式的飞檐和阙楼,又有西式的圆券和拱门?用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话回答就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

冬日静美莫高窟

冬日静美莫高窟

莫高窟 敦煌 洞窟 29 0

据了解,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敦煌莫高窟门票实行半价优惠,开放洞窟由8个增至10个,针对研学团队适当增加开放洞窟,配备资深讲解员,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莫高窟参观游览。

走近敦煌 | 莫高窟的洞窟主要有哪些形制?

走近敦煌 | 莫高窟的洞窟主要有哪些形制?

莫高窟 敦煌 洞窟 112 0

当我们走进莫高窟不同的洞窟时,会发现内部的空间构造并非千篇一律。实际上,始建于前秦的莫高窟,历经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五代、宋朝、西夏和元朝等朝代延绵千年的持续营造,因为具体功能和时代潮流等原因,拥有着各种各样的洞窟形

敦煌,为什么值得一去再去

敦煌,为什么值得一去再去

莫高窟 敦煌 应邵 43 0

在航海技术受限的年代,河西走廊成为联结中原和西域的咽喉要道。其中,位于“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扼守最关键的位置,据丝绸古道要冲,是“咽喉中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