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千户苗寨:黔东南的必打卡景点,苗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大咖贵州行,今天从荔波来到黔东南,这是一片神秘而又多彩的土地,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闻名全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这里,群山环绕,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与传统。
兴义峰林布依:贵州新晋网红打卡地,比西江千户苗寨还美
走遍千山万水,还数贵州最美!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多少次到贵州旅游,反正这个月已经是第二次了,继昨天在贵州游览了青岩古镇、青云市集等景点以后,今天早上通过支支串飞,乘坐飞机仅一个小时就来到了黔西南的兴义市,上午游览了著名的万峰林,下午打卡了傍边的峰林布依。
雷山干角苗寨:姑妈归宁 欢度鼓藏
11月17日,正值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塘镇干角苗寨鼓藏节的倒数第二天,该苗寨举办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姑妈回娘家”活动。当日,干角苗寨内洋溢着喜庆与欢乐的氛围,来自各地的姑妈们带着对家乡的思念与祝福,身着传统苗族服饰,浩浩荡荡地回到娘家,与亲人共度鼓藏节。
千户苗寨客栈标牌语出惊人: “我在西江想你死” 客栈称是方言很想你,已拆除
11月16日,贵州。有网友发视频,西江千户苗寨内一客栈网红打卡牌上写“我在西江想你死”引热议。17日,客栈工作人员回应称用本地方言来理解是我想死你的意思,并非大家感官上的那种意思,因为引发歧义,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去解释一遍,为了防止大家误会,避免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2024多彩贵州外宣交流汇第四期|西江千户苗寨:旅拍带热旅游消费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目前全寨共有1400余户、6000余人,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族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苗族农耕、节日、银饰、服饰、饮食、歌舞等民风民俗世代相传,被誉为一座苗族文化露天博物馆。让文化学者余秋雨赞叹西江
2024年11月16日(星期六)骑行小空山
骑行地点: 昆明氧气厂门囗---普吉路---轿子雪山专线路口---桃园---小空山---苗寨---大麦地(午饭,AA制)---长虫山---龙泉路---多条路回家。全部里程:60-80公里休闲程度:中快乐指数:高强度指数:中技术水平:中
雷山:山海话情深 欢乐庆佳节 ——海南苗族同胞在黄里苗寨“过大年”
近日,雷山县2024中国•雷山苗年暨鼓藏节在贵州省雷山县铜鼓广场开幕。原生态民俗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也迎来了一批来自海南的苗族同胞,他们沿着先祖的迁徙之路,跨越山海而来,只为能与雷山的苗族同胞欢庆佳节。
安顺经开区三合苗寨:以文促旅 苗寨散发新活力
三合苗寨位于安顺经开区宋旗镇平寨村,是安顺经开区不断探索文化+旅游模式,将文化、旅游、休闲、体育等融合建设,打造的“以苗族文化为本、以蜡染文化为魂”的苗族村寨。今年以来,安顺经开区结合“城市双修”“海绵城市”项目实施,对三合水库进行提升改造,打造亲水型市民公园
石榴籽·同心圆 | 苗族:从枪手部落到幸福苗寨 神秘的岜沙出圈了
Decades ago, Gun Lawang, a man of the Miao ethnic group, ventured out of the mountains and joined the ranks of railway soldiers. T
吉祥鸟 喜鹊苗——毕节摄影教师公益培训菱角苗寨采风圆满成功
11月2日,毕节市社科联主办、毕节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促进会协办、毕节市艺术摄影协会、七星关区第四教育集团、毕节市文化馆金种子培训分馆承办的“毕节市摄影教师公益培训班”开展了采风创作活动。当日,培训班一行二十余人,来到大方县菱角苗寨采风创作,历时两天。
深入夯吾苗寨,揭秘湘西那未被尘嚣触及的绝美秘境
夯吾苗寨位于湖南省古丈县,由于其独特的苗族风情和自然景观,近年来逐渐成为游客热衷的目的地。这个藏在山间的苗族村落,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墨戎苗寨:翠谷中的苗族原生态文化天然博物馆
在湘西的翠绿山谷之中,隐匿着一个被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赞誉为“研究苗族原生态文化天然博物馆!”的神奇之地。这里不仅自然风光旖旎,宛如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更因其独特的苗族文化而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带家人去贵州玩五天需要多少钱?五天四晚1000+搞定!全面攻略!
贵州是国内非常著名的度假圣地,我自从去年秋天去过一次贵州后,就一直念念不忘,所以今年又去了一次,我们一家三口五一节刚从贵州旅游回来,刚好看到你的提问,所以根据我们的游玩经验写下了这篇攻略,希望能帮助到你。
贵州毕节:悬崖苗寨“破茧成蝶”
“每次都要鸡叫出门,一路提心吊胆。”群建村土少地薄,比较适合种植的便是生姜。回忆起每年生姜采收后,通过村后悬崖间的小道,运出绝壁到市场上售卖的场景,82岁的杨秀珍老人似乎还心有余悸。
探访安宁水井湾苗寨最后一届花山节
安宁市苗寨水井湾村,一个曾经充满苗族风情的地方,随着草铺街道重大项目建设土地征收工作的推进,村民们搬迁入城,生活环境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种变迁也带来了苗族传统文化的遗失,让人深感惋惜。
黎村苗寨与时尚之都双向奔赴的背后,有哪些动人故事?
10月25日上午,法国巴黎宝丽声童声合唱团和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一同走进海南大学,开启“中法童声合唱友谊之桥”活动的首站旅程。今年5月在巴黎,这两支合唱团就曾同台演绎经典歌曲。此次活动,正是源于双方的友好约定。
18户人隐居山洞70多年,相互通婚、自给自足,政府帮他们搬都不走
贵州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一个长215米,宽115米,高55米的山洞。山洞里,依稀有着房子靠着山洞两壁而建,一律用的木柱子,竹篱笆墙,就是没有屋顶。
亚太记者在西江苗寨体验穿在身上的“史书”
苗族刺绣是苗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人民通过刺绣图案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其颜色热烈奔放。
探访西江苗寨,外媒记者感叹“这里的传统文化很鲜活”
“这里展现的文化仍是鲜活的,是保存完好的!”走进西江千户苗寨,见到连绵成片的传统吊脚楼集群、随处可见的民族传统服饰、生动欢快的歌舞展演,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民报》记者杰谢尔·安迪温迪·迪尔托发出感叹。
亚太媒体看贵州|民俗文化有创意 苗寨越发有新机
10月21日,人民网“一带一路”青年友好交流项目——“机遇中国·亚太媒体看贵州”主题探访活动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来自亚太地区的17名媒体记者穿梭在村寨中,体验传统苗绣技艺、苗银锻造、蜡染扎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