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温州城区的小众文化景点!南戏博物馆你可去过?

旅游攻略 11 0

文图:杨振东

温州南戏博物馆依托温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益康钱庄旧址布展而成。益康钱庄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四营堂巷,为旧温州“百业之首”的温州钱庄业的其中实业家之一葛明斋、黄淑香夫妇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建成开设的。南戏博物馆的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南戏博物馆主要展示了南戏的历史发展、艺术特色、代表作品等内容,是中国第一座专业的南戏博物馆。

“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明太祖朱元璋观看完元代戏剧家、“南戏之祖”高则诚创作的《琵琶记》后,其点赞语,认为这部戏的精神价值如“山珍海错”,甚至超过了四书五经,是富贵人家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说明:“山珍海错”和“山珍海味”这两个都是汉语成语,都出自唐代韦应物的《长安道诗》,虽然在字面上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有明显的区别。‌“山珍海错”强调的是食材的种类繁多和复杂,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珍稀且多样的美食,古代只有皇亲国戚和富贵人家才能享用,象征着尊贵和奢华。而“山珍海味”则更注重食材的品质和口感,强调的是食物的美味和精致,让人回味无穷。

元代戏剧家、“南戏之祖”高则诚塑像‌

浙江温州是南戏的诞生地,被称为“南戏故里”,南戏又被称为“百戏之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南戏形成于北宋中叶,最早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温州地名旧称)戏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熟戏曲形态之一。南戏剧本《张协状元》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今天由温州九山书会编演的戏目,至今仍在展演。

南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多种声腔,如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等,这些声腔在元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另外,国剧京剧最初也是从南戏发展而来。南戏不仅在音乐、剧本形式上具有独特性,还对后世的戏曲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南戏故里温州仍然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温州市越剧团、永嘉昆剧团等,这些团体在传承和发扬南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温州的南戏研究小组和南戏新编系列活动也进一步推动了南戏的传承与发展。

服装道具

南戏博物馆通过八个展厅,对南戏的发展历史进行一个系统的展示,它有助于南戏学者的研究,也能使市民接受艺术熏陶,增加文化的自豪感。

在展厅内可以了解南戏发展的故事,一些经典的剧目、服饰和角色,以及温州各地戏曲的特色。

进博物馆参观需要提前扫码领免费票,下午4点就停止入内了,来看戏要趁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