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淮南港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20万人次

旅游资讯 10 0

大皖新闻讯 11月27日,记者从淮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已完成新一轮港口规划,即《淮南港总体规划(2035)》编制工作,对未来水运发展的布局进行了谋划和展望。未来,淮南港建设将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进行,规划至2035年,淮南港将形成年旅游客运420万人次吞吐能力。

淮南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道学在发布会上介绍,为充分把握淮南市水运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促进现代化港口建设和航运业发展,提升水路运输能力,促进多式联运,今年该市完成了新一轮港口规划,即《淮南港总体规划(2035)》编制工作。目前已通过规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正上报省政府待批。

张道学介绍,基于淮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条件,以淮河、江淮运河高等级航道为重要依托,形成“集约、高效、安全、绿色、科技”的现代化港口体系,突出发展港口运输的优势地位,以“港产融合、港城联动”为方向,将淮南港打造成“一心两港”即区域性内河集装箱中转中心、淮河流域对外门户港、皖北地区和豫东南地区江海河联运港,使淮南水运从“淮河经济”向“江海河经济”转型,为淮南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记者了解到,根据淮南航道特点、沿河产业分布、港口功能布局现状等因素,按照新的淮南港总体规划,共规划港口岸线34000米,在“一港七区”的基础上,形成“三核一群”的港口布局。“三核”即陶圩作业区、新桥作业区、何台-九里湾作业区为核心作业区,“一群”即架河、祁集、平圩等潘凤港口群。规划至2035年淮南港形成货运泊位238个,形成年8600万吨、70万TEU,旅游客运420万人次的吞吐能力。

未来,淮南港建设将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进行:

近期:重点加强江淮枢纽港核心区建设。重点是谢家集陶圩作业区建设以及毛集港区何台作业区集装箱和通用码头的功能提升;加快建设凤台港区九里湾作业区、潘集港区祁集作业区、大通港区洛河作业区、寿县港区新桥作业区等主要公用作业区,进一步提高作业区规模化发展水平。围绕主要作业区建立完善的公路集疏运网络,与港航集团、合肥港、蚌埠港等开展集装箱战略合作,拓展安徽省“集装箱巴士”航线,壮大皖北地区集装箱码头的喂给航线,积极开辟通达沿海港口的集装箱内支线。促进港口水运集装箱运输量快速增长,打造运河集装箱物流平台,力争到2025年,淮南港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000万吨。

中期:重点依托凤台新港、洛河港口物流园和新桥港口物流中心等重点港口物流集疏运中心,打造和发展淮河航运枢纽,将淮南建设成为皖北及豫东南水运货物集散中心,淮河水系集装箱中转港及长江水系和沿海上海港、太仓港、连云港等大型港口的喂给港,力争到2030年,淮南港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06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万TEU。

远期:重点依托淮河、江淮运河等多条高等级干线航道,形成完善的集装箱物流网络,拥有较高的航班密度,港口信息化程度、口岸通关效率以及港口环境达到国内同级先进港口水平,成为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跨省际、市际的对外运输枢纽和信息中心。公路、铁路、内河航道协调发展,形成公铁水无缝对接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力争到2035年,淮南港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5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万TEU。

大皖新闻记者 张安浩 摄影报道

编辑 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