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以杯子为主题的博物馆——杯子博物馆成为故宫文创产品合作商,2024年文创订单超过3亿元;青岛若七珠宝文化艺术博物馆入选山东省首批“优选100”企业名单,两度与斐济国家邮政推出生肖纪念邮票;全国唯一的古建筑柱础博物馆——青岛铭史堂工匠艺术博物馆,将精致的珐琅器与背后的传奇故事相融合……近年来,走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青岛的众多博物馆也成为热门打卡地。
串珠成链 见识文博崂山
记者采访获悉,依托万里海岸的山海奇观、源远流长的千年文脉、丰富多元的地域文化,第六届“秋韵崂山”文旅休闲季适时推出“见识文博崂山”板块,包含4条研学路线,分别是:博物千年——时光穿越之旅、山海拾遗——匠心寻访之旅、魅力田园——小城寻宝之旅、纵情山水——亲子踏歌之旅,涵盖崂山区内11家博物馆,根据不同主题串点成线,方便市民走进博物馆,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文化的厚重。这4条研学路线火热出圈,整合区域文博活动、旅游景点、乡村休闲、特色餐饮和滨海观光资源,让游客深度体验崂山区的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感受崂山的文博之魅、山海之意、时尚之韵、田园之趣。
崂山是山东省重点打造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片区,也是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的关键节点,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近年来,崂山区致力于推动新时代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包括政策扶持、品牌塑造及产业拓展在内的综合措施。在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藏品的活化利用、公众社会教育的普及,以及博物馆研学旅游的推广等多个维度上,崂山区均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走出了构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崂山路径。
创新体制 错位个性发展
崂山区坚持政府引导和博物馆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统筹指导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博物馆错位发展,现有艺术类、专题类、行业类、科技类、民俗非遗类、生态类等博物馆,基本建立起类型丰富、特色互补的博物馆体系。截至目前,崂山区共有非国有博物馆22家,藏品约10万件(套),年均举办精品展览约120场,接待群众近50万人次,形成特色鲜明的非国有博物馆集聚区。
崂山区致力于让博物馆生动讲述自身故事,精心挖掘专精特色,构建差异化博物馆群落。其中,青岛金石博物馆脱颖而出,成为青岛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楼宇。同时,深入探索联展,崂山区力推国内唯一的非国有古毯博物馆——青岛爱在古毯博物馆,打造特色鲜明、各展所长的博物馆集群,推动博物馆差异化繁荣发展。
政府引导 政策奖补扶持
作为文化传承与共享的重要场所,崂山区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在政策制定和引导上率先破冰,为博物馆发展保驾护航,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崂山区学习借鉴了省内部分区市及国内先进地市经验,立足于推进崂山区非国有博物馆快速健康发展,重新制定《崂山区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办法》,通过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分档奖补、动态管理,进一步增强政策吸引力。
近年来,崂山区累计发放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真金白银激发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活力,迅速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发展矩阵,让崂山区博物馆建设发展进入提速提质新阶段。
资源整合 探索活化利用
崂山区坚持推动文化“出圈”,自2019年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博融万家”馆际联展品牌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6届,累计组织主题展览200余场、主旨讲座50余场,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年均吸引超过20万人次走进博物馆,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学互鉴、共融共生,让博物馆由“私人珍藏”向“社会共享”转变。
今年5月,崂山区举办了为期100天的“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联合推出《器韵风华》青岛&上海博物馆双城联展、主题展览、文博市集、博学游记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开启了跨区域、跨维度文化交流,社会效应显著。
近年来,崂山区鼓励各博物馆深度挖掘各自馆藏的文化资源,研发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联动、市场运作,打通非遗文创从“馆藏品”到“文创品”、再到“展销品”的全产业链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10月15日,“博物致知·见识崂山”造物雅集——“山情海韵”崂山区第二届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展暨非遗手造展现场,展出38件文创大赛获奖作品和崂山区优秀非遗手造作品,通过别具匠心的文创作品,讲述崂山故事。第六届“秋韵崂山”文旅休闲季期间,若七珠宝文化艺术博物馆推出啤酒主题文创展,展出了别具一格的酒起子项链等文创作品,让人爱不释手。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崂山区锚定打造崂山优秀传统文化片区,创新体制打造非国有博物馆集聚区,通过突出特色优势、资源整合、规范运行,盘活文博资源并活化利用,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张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