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舞龙、舞麒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也是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大约在清中叶,新安县(今深圳大部分区域和香港区域)的多个村子就已有舞狮民俗。目前松岗七星狮、上川黄连胜醒狮、南山醒狮等均成为深圳的文化名片。本期“圳名”系列专栏分享“非遗里的地名之舞蹈篇”。
松岗七星狮舞
松岗,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大部分地域位于107国道以西,洋涌河以南、茅洲河以北地带。上世纪60年代起至2016年前,松岗还包括现今的宝安区燕罗街道。松岗,明代万历《广东通志》载有“黄松冈墟”。民国及以前,黄松冈亦被称为“黄冈”,民国末年后,逐渐被隐去“黄”字,称“松冈(松岗)”,1949年以后,则统一使用“松岗”。
俯瞰松岗(图源:越众文化传播)
松岗七星狮舞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是分布于松岗街道及相邻地区的一种传统舞蹈。它在舞法上分为“武狮”和“文狮”,“武狮”的主要舞法有“逗蛇”,“文狮”的主要舞法为“狮子书法”。
松岗七星狮拜庙会(图源: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松岗醒狮写书法(图源: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松岗除了舞蹈类的醒狮,还有民俗类项目——松岗赛龙舟,为广东省级非遗项目。松岗因水资源充沛,河道宽阔,故松岗自古就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松岗赛龙舟百舸争流(图源: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上川黄连胜醒狮舞
上川,村名,始建于明朝,康熙《新安县志》记载为“上村”,嘉庆《新安县志》记载为“上川村”。上川是深圳最早的广府黄氏及“南粤孝子”黄舒后人的居住地之一。1950年4月,宝安县第二联乡的上川乡、八合乡合并为上合乡。今为上合社区。
上合村古建筑群(图源:越众文化传播)
“上川黄连胜醒狮舞”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创始人黄连胜(原名黄胜华)1906年生于上川村,少年学艺得高人指点,20世纪30年代后在中国香港、荷兰、印度开过武馆。醒狮团于70年代初成形,经过刻苦训练,创下了名气,掀起舞狮热潮,四周邻村请他去办团传艺,至今发展出上合、盐田、河西、臣田、河东、乐群、开屏、蚝业等多支队伍。
2016年黄连胜杯深港醒狮邀请赛(图源: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平湖纸龙舞
平湖,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清康熙《新安县志》中载有“平湖村”“平湖墟”,清嘉庆《新安县志》载有“平湖围”。宋中期平湖立村,明嘉靖元年(1522)平湖建墟。早期的平湖包括伍屋围村、大围村、松柏围村。从地形上看,伍屋围村像一只螃蟹,大围村像一只蚌,松柏围村像一只虾,螃蟹、蚌、虾均为水生动物,有水才能成活,加之地势平坦,遂称平湖。
平湖大围(图源:越众文化传播)
平湖纸龙舞为广东省级非遗项目。平湖村村民过春节时有舞纸龙的习俗。相传是刘氏祖先从中原南迁,辗转落户平湖,由其后人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一。舞龙者在锣鼓音乐的伴奏下,表演“祥龙献瑞”“龙入禹门”“金龙缠柱”“游龙戏水”“龙逛花园”等舞蹈造型。
平湖纸龙舞(图源: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类项目,此前还介绍过“黎围麒麟舞”,也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内容请点击《深圳地名讲座丨“非遗”文化故事与地名》查看。
来源:深圳市地名学会
编辑:张冰新
审校:王芳 乔会青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均来自主流媒体及服务方,非商业用途,如有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编辑,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侵权内容。
本文来自【绿美深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