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不断深入,2025年成为了这一进程中的关键之年。1月15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以“深化改革促发展”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卢慧玲回答了北京商报记者的提问,详细介绍了2025年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下一步规划。
新地标大量扩容
第一个五年收官,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入下一个五年。卢慧玲透露,2021—2025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首个五年期正处于收官阶段,2025年将加快制定下一个五年期工作方案,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一轮建设期开好局、起好步。
“2025年,北京建立商文旅体展融合机制,推动部门间政策、场景、活动、品牌、产业等互相融合,将推出10个以上商文旅体展融合发展示范商圈,加快推动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 卢慧玲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要抓好九项重点任务,第一条便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北京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坚持多元融合、创新驱动。
2025年,北京还将支持品质餐饮进文旅设施、体育馆、博物馆等,累计培育3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高标准举办“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办好中网等国际赛事。
首发经济是激发消费潜力的关键途径,品牌、策展、市场活动都能够快速吸睛。卢慧玲表示,为了繁荣首发经济,北京将打造智能科技产品首发首秀平台。2025年北京推动国潮消费,将培育300个“北京老字号”品牌。
消费网点越织越密
在过往的一年当中,北京商业已取得亮眼的成绩。其中,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超150万平方米。在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下,北京已经形成街区、赛事、演艺、近山、亲水、夜间、数字共七大场景百余个可复制推广案例。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上,北京已经拥有69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社区2290余个,服务人口990余万,配置便民网点超6.8万个。
越来越多的本土消费新品牌成为了消费者的心头好。2024年,北京全年带动960家首店落地;老字号总数达到274家。北京出台《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际美食之都行动方案》,举办中轴线美食文化节、驻京办美食节等80余场北京国际美食荟系列活动,137家餐厅入选必吃榜,101家餐厅入选米其林指南。
在以旧换新补贴的带动下,消费者可以用更实惠的价格买到生活必需品。在北京出台加力支持家电、汽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下,带动销售额达366亿元,新能源汽车、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5%、9.2%。
与此同时,北京服务消费增长迅速,从文旅高质量发展,到家政服务的标准化发展,无一不拉动着北京居民的幸福感。北京拥有密云古北水镇,这是北京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网票房总收入超8000万元,创历史新高。家政服务日趋数字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9家万平方米以上专业展览场馆在2024年举办各类活动289场,同比增长24%。
消费环境持续升级
2024年,北京建立演出、赛事、会展等大型活动综合服务保障协调机制,审批办理时限压缩超80%。1.5万家重点商户实现外卡受理全覆盖,离境退税商店1147个,居全国城市第一。
进入2025年,北京消费环境会持续升级和优化。卢慧玲介绍,北京将深入推进商贸流通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重点商圈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设施提升;完善大型活动许可“一网通办”“一馆一策”,优化大型活动分级分类安全管理。
在接轨国际化上,北京将持续推动国内外市场循环互促,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电商平台、进商场超市、进商圈步行街。同时,北京优化京津冀区域商贸物流产业布局,高水平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为了推动跨境消费提质升级,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加大入境游产品开发力度,持续推进国际语言环境建设。
据悉,北京推动出台《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推出“北京市全球服务伙伴”并为首批13家伙伴企业授牌。2024年1—11月,北京新设外资企业1777家,同比增长1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