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

守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根”与“魂”

守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根”与“魂”

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 古山寨 43 0

v襄水汤汤,泽沛其阳。襄阳,作为荆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文化之乡和汉水文化核心区,具有2800年建城史,既是见证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华夏第一城池”,又是风云际会、文人墨客挥毫成章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据显示,襄阳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05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湖北还有一座非武汉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被称为英雄的城市

湖北还有一座非武汉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被称为英雄的城市

武汉 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 37 0

位于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因其平原的形成是由长江与汉江的冲积而来得名。江汉平原所处的地理环境原是古云梦泽的腹地,所以地势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而且因为江汉平原上的湖泊众多,湖北省还拥有“千湖之省”的美誉。由于古云梦泽这个历史上的大湖的地理特征,江汉

甘肃7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获批

甘肃7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获批

甘肃 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 47 0

批复称,原则同意《庆城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华池县南梁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通渭县榜罗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临潭县新城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宁县中村镇政平村历史

2024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优秀案例丨旧书新知•读书报国:一座千年古刹的历史文化之约

2024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优秀案例丨旧书新知•读书报国:一座千年古刹的历史文化之约

文化名城 新知 西城区 54 0

西城区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迹更是星罗棋布。多年来,西城区积极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构建了以名城委统领、专家顾问指导、群众共同参与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近日,在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24年会上发布的“2024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

2024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优秀案例丨数字中轴:在数字天地间 重铸北京城脊梁

2024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优秀案例丨数字中轴:在数字天地间 重铸北京城脊梁

文化名城 北京城 西城区 91 0

西城区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迹更是星罗棋布。多年来,西城区积极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构建了以名城委统领、专家顾问指导、群众共同参与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近日,在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24年会上发布的“2024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

2024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优秀案例丨来,换个角度逛“西城非遗万象馆”吧→

2024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优秀案例丨来,换个角度逛“西城非遗万象馆”吧→

文化名城 西城 西城区 40 0

西城区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迹更是星罗棋布。多年来,西城区积极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构建了以名城委统领、专家顾问指导、群众共同参与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近日,在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24年会上发布的“2024年度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

上海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8周年!纪念日主题活动开展

上海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8周年!纪念日主题活动开展

12月8日是上海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8周年纪念日。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联合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中国旅行社总社(上海)有限公司、千彩书坊共同开展了“上海·历史文化名城·静安”——“12·8”上海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纪念日主题活动,进一步弘扬上海历

博物馆,让历史文化名城更有底蕴

博物馆,让历史文化名城更有底蕴

博物馆 文化名城 历史 42 0

博物馆,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它不仅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更是一座城市精神风貌与时代特色的集中展现。在呼和浩特这座拥有24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桥梁。

名单公示 | “佛山历史文化名城30周年”主题摄影获奖名单即将揭晓

名单公示 | “佛山历史文化名城30周年”主题摄影获奖名单即将揭晓

佛山 文化名城 摄影 58 0

活动自9月下旬启动征集以来,主办方收到了摄影大咖与爱好者超400份的投稿作品。从古色古香的岭南建筑,到现代都市与历史交融的独特风貌,每一幅作品都满含着对佛山的深沉热爱与敬仰之情。通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镜头下的佛山,既散发着古老的韵味,又充满年轻的活力;既

青海黄南:从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深耕文旅融合

青海黄南:从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深耕文旅融合

文化名城 青海 黄南 55 0

在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布局中,黄南州放大“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自然与文化“双生态”价值,聚焦“高质量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东南门户”的战略定位,构建青海东南片区的“服务门厅、生态客厅、文化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