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寻找原乡的味道
三月的杭城,全城俱是踏青赏花的人。南山路北山路人潮汹涌,车满为患。导航图上“烈焰滚滚”,西湖周边就像是被“描了一条红色的边”,许多人一致的感受是全城的人都出动了。不是摩肩接踵正在看太子湾的郁金香,就是心急火燎地正在去看的路上。
晚潮|西藏之旅:行走在世界屋脊上
时间过的好快,一晃已两年。虽然,行走西藏是多年以来的一个梦,但动因真的很简单,只为一句“桃源寻梦,西藏林芝——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广告语而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晚潮|明招寻梅
去明招寺赏梅,不仅只是它出名,更因是那里的梅花有一种别样的文化情怀。有人问,明招寺的梅花与别处的到底有什么不同?这还真如“道可道,非常道”,这个不同还真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呢!总之吧,每年一到这个时节,梅的消息总会随着春风传出寺院,传到小城的街巷,传到八婺大地以
晚潮|我与太子湾郁金香的一周年之约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郁金香,这来自异国他乡的花朵,以其绚丽的色彩和优雅的姿态,一直令我心驰神往。去年,我曾满怀期待地奔赴杭州太子湾公园,却遗憾地错过了郁金香的花期,未能目睹那娇艳动人的花海盛景。从那时起,太子湾的郁金香便成了我心心念念的牵挂,我
晚潮 | 日本旅游散记
对日本,可谓十分熟悉。一是从电影、书本、新闻上。我童年时,正是六七十年代,从样板戏《红灯记》中认识了叫一个鸠山的日本坏人,上唇留着一撮仁丹胡子;从《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中知道了日本兵,学会了“咪西咪西”等词。记得当年少有抒情歌曲播送,学校却能教一首
晚潮|春至法喜寺,邂逅五百年白玉兰
春天,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是生命复苏的赞歌。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若要寻觅一处能让心灵沉醉的地方,杭州法喜寺的那株500年的白玉兰,无疑是绝佳之选。
晚潮|重庆,你才是魔都
见了先退休的同事,见了同学,在市区Citywalk后,在看书后,在写作后,还有大把的时间,不知道干嘛。
晚潮|且为望春醉几回
早春的杭城,总有一样东西让你牵挂着。前段时间在小红书或者微信公众号上,差不多每天都有玉兰花的花讯。本地的主流媒体善解人意,亲民到家,杭州发布、杭州文旅等连续传递着早春杭城的气息,有些还专门辟有寻找最美春色的栏目,与广大市民们每天互动着。我边看边走,内心也为扑面
晚潮|春游牛头山
车子直接把我们送到缆车点,免去了我们舟车劳顿之苦。吊篮一笼子可载8个人,生死与共的抱团中,借助钢丝索牵引扶摇直上,步步高升,朝上看是风光无限,朝下看是险象环生。突兀的险峰上面是我们向往已久的奇峰古庙,是天造地设的人间仙景。
晚潮|磐安青梅尖的雪
皑皑白雪将青梅尖覆盖了一床无法丈量的鹅绒被。天地茫茫,雪光映照。漫天飞舞的雪花如数不清的冰蝴蝶,扇动它那薄如蝉翼的翅膀,像一个个小精灵上下左右乱窜,纷纷扬扬洒洒降落在高山脊背和茂密丛林中,又如一大片洁白的棉花盛放在海拔1314米的山巅。
晚潮|五泄水库和五泄风景区
但早先,五泄只有5级瀑布,游玩比较单纯,因此当地政府和人民需要在五级瀑布的下游修建一个水库,宗旨是农田灌溉、旅游和创建森林公园相结合。有山有水才相得益彰,有一个绿如碧眼的水库,会给游人增添旅游情趣。
晚潮|法喜寺的玉兰
这棵树被很多人提及,玉兰其实在公园里挺多,和其他花树比起来,它的确有点高。比如长桥公园一带,穿过万松隧道可见好多株,有紫玉兰,也有白玉兰。花开像满树的蝴蝶在飞,又像鸽子躺在窝里做着春梦。只是有点高,不像别的花,可依靠,可闻香下马,深深一躬……
晚潮|塔川重游十九秋
这个在我读高校二年级,在我十九岁的时候,那个十月份的秋天,和我们美术专业的师生团队一起,因为写生,来到过皖南的一个小山村。
晚潮|陌上花开时再寻桃花源
拙著《再寻桃花源》出版发行后,有许多朋友来电询问寻访考察桃花源事宜:有的咨询陶渊明隐居地南村和“醉石”的具体地点;有的了解去竹山县武陵峡桃花源的最佳行程;有的希望提供绍兴市齐贤镇“渊明故里”碑和“渊明桥”的具体位置;还有的要求我推荐3-5家可看性强、交通便捷的
晚潮|冬访麦磨滩
麦磨滩静静地躺卧在金东区温暖的怀抱中,义乌江就像一条灵动的绸带,蜿蜒缠绕,给它赋予了灵动而优美的风采。在寒冬时节,江水以悠然的流速缓缓流淌,宛如一位深邃而沉静的智者,默默地见证着世间沧桑的变迁;而当春夏交替之际,江畔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蓬勃生机绘就出一幅充满活
晚潮|买一张票,回家过年
一入腊月,为了买张回家的票,我开始反复研究买票攻略。比如,杭州没有始发车,我就计划从松江、嘉兴甚至上海虹桥开始买,另一头则买到老家湖南凤凰古城的下一站吉首或者张家界。在凤凰没有通高铁的年代,一般是买到怀化南,然后让家人开着车从湘西地区跑一小时高速到怀化地区来接
晚潮|云顶仙乡记
北宋宝元年间,著名婉约派词人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场监盐时,盛赞此地为仙乡。他在《留客住·偶登眺》一词云:“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并勒词于石,置于公廨,熠熠于海岛边地,千古流芳。
晚潮|揭秘全国十大桃花源,你心属哪片景?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的理想社会虽然是虚构的,但山水意境,风土人情是否有原型?对此,历来意见不一。尽管有争议,但1600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有三十多处景点自诩为桃花源,笔者近年来对比较知名的十处桃花源,进行了实地考
晚潮|“独柱亭”之美
近期去宁波慈城抱珠楼,发现内有一个独特的凉亭。其亭盖呈人字形。亭中心两根圆柱合力支撑起沉重的亭盖。设计者在亭盖与石椅之间,还支撑起多根不锈钢管子。这亭子让我好生奇怪,见惯了四柱、五柱,甚至六柱以上的凉亭,这独柱亭子我还是第一次遇见。亭下一角有标牌,上写“不言亭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聆听天籁之音的地方
“烟霞三洞”中海拔高度处于老二的水乐洞同样位于南高峰山腰,下山行走约摸一刻钟工夫就来到它的入口。山门柱子上挂着楹联,内容取自元朝杨载《水乐洞》诗中的两句“悬崖滴水鸣金磬,激涧流泉走玉砂”。一语道亮点,给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