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京津冀!20条精品文旅线路于4月9日全线开通
4月8日,畅游京津冀旅游直通车发布会在津举行。首批推出的20条精品线路串联京津冀三地核心景区、文化地标及特色乡村,推动京津冀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助力京津冀文旅协同高质量发展。首批20条精品线路于4月9日全线开通。
人造古镇正在批量倒闭,文旅产业莫陷 “人造” 泥沼
在过去的十年间,文旅产业投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据相关数据显示,仅 2016 - 2019 年三年时间,全国主题公园投资总额就超过 1.7 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入,近乎达到同溪高铁建设总投资的一半。这本应是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现实却给我们泼了
景区批量化倒闭,谁之过?
从张家界大庸古城到济南“宋风古城”、成都龙潭水乡,全国越来越多的人造古镇陷入烂尾、关园、破产的境地,与此同时,主题公园的日子也不好过,《2024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0月,我国主题公园游客数量较2023年出现明显下滑,22%处于亏损
被时光厚爱的云南古城古镇……
滇池东岸的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古镇,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也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40亿元“打水漂”,批量生产的古镇沦为空城,一些投资者倾家荡产
在近几年的旅游版图中,古城古镇以波涛汹涌之势猛烈来袭,然而,这些批量斥巨资打造的古城古镇,不仅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旅游盛景”,反而是门庭雀落,一度沦为“空城”。
过年出游不纠结!这几个宝藏地快码住
以往,过年讲究阖家团圆,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看春晚。如今,时代变了,越来越多人选择旅游过年,让新春假期更加丰富多彩。从繁华都市到宁静古镇,从温暖海滨到冰雪世界,国内不少地方都散发着独特年味儿。想知道哪些地方最适合过年去打卡吗?快跟着我一起看看吧!
10条主题线路个个都是“顶流”!京津冀现场推介古城古镇、运河风情、非遗民俗、冰雪温泉
“顶流文创”孝端凤冠等集结成“北京礼物”,精美的河北瓷器现场圈粉,天津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大郑剪纸、海鸥手表齐聚……在昨日举行的2025京津冀历史文化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新春文旅活动发布会上,昆曲悠扬、国乐磅礴,现场推介的京津冀古城古镇、运河风情、非遗民俗

三地联合发布十条精品线路
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昨天,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天津共同举办2025京津冀历史文化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新春文旅活动发布会,集中推介三地历史文化景点、古城古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等资源,各自推出十条历史文化主题游线路,
古城古镇,为何批量倒闭?
值得一提的是,据张家界此前披露关于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进展,截至2025年1月5日,共有46家意向投资人提交正式报名材料并足额缴纳了报名保证金,合计收到保证金3.68亿元,电广传媒正是其中意向投资人之一。
“查重率”越来越高?古城古镇热中也需“冷思考”→
近期,投资高达25亿元的某古城因生意惨淡、不得不进行重整而备受关注。近年来,许多地方斥巨资建设古城古镇,动辄投资上亿元,但不少项目却陷入了低效运营甚至荒废的困境。这一现象提示我们需要对古城古镇的发展进行冷静思考。
“空城”、烂尾,“批量生产”的古城古镇宿命难测
近期,古城古镇的经营发展状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张家界大庸古城的困境,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数据显示,这座投资约25亿元的古城,今年上半年仅吸引了2300名游客,日均购票人数不足20人。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用“荒凉”“冷清”“不值得推荐”等词汇形容大庸古
原创漫画丨【看·时漫⑧】冬游石家庄 不可错过的5个古城古镇
▌编辑:刘晓婷 实习生 顾晓茜责编:李兵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文旅新场景 ③ 老街“新风貌” 古镇“现代化”
古城古镇、老街巷陌,饱含历史积淀,也有市井味道。随着"慢生活""沉浸式体验"等玩法兴起,老街古镇成为备受青睐的出游空间。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打造新场景、注入新业态、融合新时尚,让深厚的文化变得可亲、可感、可体验。《坚定信心勇挑大梁》专栏播出《文旅新场景》第三篇,
古文化+新灯光,古城古镇行浸式夜游打造新思路
利用声光电、水雾火等特效与数字化手段,形成“动态实景 + 人文 + 演艺 + 消费”的沉浸式文旅消费模式。行浸式夜游在古城古镇旅游中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它将传统观光转为沉浸式体验,通过光影技术、互动体验和文化内容,丰富游客夜游选择,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古城
四年亏损7亿,张家界被申请重整
10月16日,张家界旅游集团收到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和《决定书》,申请人张家界博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张家界旅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张家界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
有的古城,开始失意
社交媒体上,搜索“大庸古城”,在旅行博主的营销文案里,这是前往张家界多日游推荐的目的地之一;但在普通游客分享的动态中,“冷清”“小众”成为常见词汇,所拍照片也仿佛“空城”;还有当地人,“以为烂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