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朝鲜旅游7天,花费8500元,说几句大实话
六年前的深秋,我攥着一张泛黄的票,在沈阳站登上了开往平壤的K27次绿皮火车。车窗外的风景从东北平原渐变成朝鲜山地时,邻座大爷突然说了句:"这趟车啊,能把你拉回三十年前。"
我在朝鲜旅游七日:花费6000元,被导游感动
六年前,我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绿皮火车票,从丹东跨过鸭绿江。那时的朝鲜在我眼里,是黑白胶片里的旧时光——直到今年重返平壤,我才发现这个国度早已在悄然“裂变”:霓虹闪烁的摩天楼下,大妈们蹲在水泥地上摆摊;免费分房的标语旁,年轻人偷偷用华为手机刷着“光明网”……
平壤的晚上什么样?断电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当朝鲜导游第13次锁上酒店旋转门时,我摸着口袋里父亲临终前给的铜质领袖徽章——那是他参加抗美援朝时的纪念品。47层观景台的玻璃映出平壤的夜空,这座城市的黑暗如此纯粹,连星光都显得多余。
朝鲜的富人区都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够入住此处
在朝鲜,住房是免费的,但“免费”背后却藏着一条看不见的“进阶之路”——从新婚夫妇的70平米婚房,到平壤核心地段200平米的“精英豪宅”,这条路上写满了奋斗与奉献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鲜最神秘的三大高档社区,看看这些“幸福特区”如何成为朝鲜人民心中的“理想
一名兼职朝鲜女导游的日常
由于从高中就开始学习汉语了,李导的普通话很熟练,我们常说的“996”“精致穷”“硬核”“七夕蛤蟆”等网络用词,人家也是门清。记得当时我们在平壤站一下车,李导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好,我姓,木子李,大家叫我李导或者小李都可以,我也是李宗盛的粉丝。
中国网友到朝鲜旅行,直言中朝友谊让我感动
飞机降落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时,舷窗外银灰色的航站楼让我恍惚——这竟是2015年才启用的新机场。拖着行李走向海关,穿军装的工作人员示意我打开手机相册,当《复仇者联盟》和滨崎步的MV被逐个删除时,朋友那句"去朝鲜就像拍穿越剧"的玩笑,突然变得真实。
揭秘朝鲜最光鲜职业:月入过千的导游成很多朝鲜美女的梦想
在平壤街头偶遇一群朝鲜姑娘时,我常被她们胸前的金日成徽章晃得睁不开眼。直到遇见导游金小姐,才明白这些徽章之外,还有更令人向往的身份标识——她别在衣领的导游证章,在阳光下折射出玫瑰金的微光。
朝鲜旅游有感:不穷,只是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落地平壤像闯入平行宇宙:街道干净到魔幻,交警指挥着虚无车流,市民步伐整齐如彩排。这里没有智能机与便利店,配给制替代自由消费,农村赤脚追鸡的老人与推粪车的农妇诠释着另一种生存逻辑。你看到的朝鲜是精心设计的样板间,而他们早已习惯在秩序中安静度日——这种能力,我们早
实拍平壤: 告诉你平壤街上都跑什么车!
1994年,朝鲜摄影师李成浩按下快门,定格了平壤街头的“黄金时代”——捷克产的无轨电车穿梭在凯旋门大道,苏联伏尔加轿车载着外交官驶过金日成广场,中国捐赠的解放牌卡车满载货物鸣笛而过。那时的平壤,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汽车博览会”。
导游说出对中国游客最真实看法!你们为什么总问能不能吃饱?
"同志,要带高丽参吗?这个对男人特别好。"平壤地铁站里,穿着民族服饰的朝鲜大妈用流利中文向我推销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个神秘国度对中国游客的认知早已超乎想象。
让女导游惊呆!朝鲜人最看不懂中国游客的5大迷惑行为
"咔嚓!"随着第38次快门声响起,朝鲜导游小金终于忍不住开口:"王阿姨,您再拍下去手机内存要爆啦!"正在大同江畔摆pose的南京大妈闻言大笑:"难得来一趟,我得把你们平壤的蓝天白云都装回去!"
我在平壤烧掉10万的365天:十万元人民币能在朝鲜过上土豪生活吗?
2019年3月,我揣着10万现金住进高丽酒店47层的套房。透过落地窗俯瞰大同江,自觉已是"朝鲜王思聪"。第一天在涉外餐厅挥霍800元吃石锅拌饭时,穿丝绸旗袍的服务员鞠躬说"同志真有实力",让我飘飘然以为能在这里当一辈子人上人。
中国制造惊现平壤街头!四天三夜亲历者:朝鲜人竟这样对我们
2016年盛夏的那个清晨,我攥着印有金日成头像的签证,跟着旅行团踏上开往平壤的绿皮火车。当列车缓缓驶过鸭绿江大桥时,车窗外的风景突然变得像褪色的老照片——青灰色的水泥楼房整齐排列,田间劳作的农人像棋盘上的棋子般规律移动。我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车窗上画着圈,玻璃上倒
平壤实拍日记:路灯下的泡菜摊、深藏地下的地铁…每一帧都是年代大片
平壤的街头几乎没有私家车,公共交通是主角。有轨电车自1991年恢复运营以来,一直是市民出行的主力。这些电车多由捷克、德国进口或朝鲜自产,车身斑驳却保养得当,载着乘客穿梭于平壤站、万景台等站点。高峰时段,车厢内虽拥挤,却秩序井然。一位游客回忆:“电车开得很慢,透
朝鲜物价真相:手握百万朝币的我,竟在平壤吃不起一碗冷面?
凌晨五点的平壤火车站,中国小伙张伟攥着刚兑换的124万朝鲜元(约1万人民币),望着站台上整齐划一的标语牌,心里默念:“这回妥妥当个朝鲜土豪了!”直到三天后,他在涉外商店盯着标价280元人民币的“进口可乐”时,才猛然惊醒——原来在朝鲜,钱真的可以“不值钱”……
朝鲜观察——带多少钱到朝鲜才能当大款?真相远超你的想象!
许多中国人对朝鲜的认知,还停留在“月薪300元”的刻板印象里。不少人沾沾自喜:“我月薪五六千,去朝鲜岂不是能横着走?”然而,真实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在朝鲜,你可能连一瓶雪碧都喝不起!
在朝鲜被问懵的瞬间:女导游说在我们这儿,恋爱要打报告,结婚要审查的
"欧尼,你...和男朋友住一起?"林导手里的大同江啤酒晃出涟漪,这个能说四国语言的平壤姑娘,此刻中文突然卡壳。我们正坐在玉流馆生鱼片店的榻榻米上,窗外大同江的晚霞把她的金边眼镜染成琥珀色。
朝鲜七日见闻:一位平壤导游眼中的婚恋观!朝鲜人结婚就是一辈子的!
抵达平壤当天,春雨初歇的顺安国际机场弥漫着槐花香。身着深蓝色制服的朴英淑导游迎上来时,她胸前金灿灿的"功勋导游"徽章格外醒目。这位毕业于平壤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28岁姑娘,将带领我们开启为期七天的朝鲜深度游。
去了一趟朝鲜才知道,网上流传的都是假的,这些才是真实的朝鲜
对于很多人来说,朝鲜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熟悉是因为离我们国家很近,站在我们与朝鲜的边境线上,就可以看到这个国家。
朝鲜:会外语的导游,家里不差钱!
"各位老铁往这儿看,咱们眼前这栋楼就是朝鲜的'硅谷'!"顺着李美香手指的方向望去,平壤未来科学家大街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泛着金光。这个扎着高马尾、脚踩十厘米细高跟的95后姑娘,正用一口大碴子味东北话,给中国游客讲解朝鲜的科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