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

我在朝鲜旅游七日:花费6000元,被导游感动

我在朝鲜旅游七日:花费6000元,被导游感动

导游 花费 朝鲜 平壤 朝鲜旅游 2 0

六年前,我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绿皮火车票,从丹东跨过鸭绿江。那时的朝鲜在我眼里,是黑白胶片里的旧时光——直到今年重返平壤,我才发现这个国度早已在悄然“裂变”:霓虹闪烁的摩天楼下,大妈们蹲在水泥地上摆摊;免费分房的标语旁,年轻人偷偷用华为手机刷着“光明网”……

朝鲜的富人区都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够入住此处

朝鲜的富人区都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够入住此处

朝鲜 平壤 筒子楼 李春姬 仓田 4 0

在朝鲜,住房是免费的,但“免费”背后却藏着一条看不见的“进阶之路”——从新婚夫妇的70平米婚房,到平壤核心地段200平米的“精英豪宅”,这条路上写满了奋斗与奉献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鲜最神秘的三大高档社区,看看这些“幸福特区”如何成为朝鲜人民心中的“理想

一名兼职朝鲜女导游的日常

一名兼职朝鲜女导游的日常

由于从高中就开始学习汉语了,李导的普通话很熟练,我们常说的“996”“精致穷”“硬核”“七夕蛤蟆”等网络用词,人家也是门清。记得当时我们在平壤站一下车,李导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好,我姓,木子李,大家叫我李导或者小李都可以,我也是李宗盛的粉丝。

朝鲜旅游有感:不穷,只是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朝鲜旅游有感:不穷,只是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旅游 朝鲜 平壤 朝鲜旅游 配给制 10 0

落地平壤像闯入平行宇宙:街道干净到魔幻,交警指挥着虚无车流,市民步伐整齐如彩排。这里没有智能机与便利店,配给制替代自由消费,农村赤脚追鸡的老人与推粪车的农妇诠释着另一种生存逻辑。你看到的朝鲜是精心设计的样板间,而他们早已习惯在秩序中安静度日——这种能力,我们早

中国制造惊现平壤街头!四天三夜亲历者:朝鲜人竟这样对我们

中国制造惊现平壤街头!四天三夜亲历者:朝鲜人竟这样对我们

平壤 朝鲜人 街头 金日成 李哲浩 9 0

2016年盛夏的那个清晨,我攥着印有金日成头像的签证,跟着旅行团踏上开往平壤的绿皮火车。当列车缓缓驶过鸭绿江大桥时,车窗外的风景突然变得像褪色的老照片——青灰色的水泥楼房整齐排列,田间劳作的农人像棋盘上的棋子般规律移动。我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车窗上画着圈,玻璃上倒

平壤实拍日记:路灯下的泡菜摊、深藏地下的地铁…每一帧都是年代大片

平壤实拍日记:路灯下的泡菜摊、深藏地下的地铁…每一帧都是年代大片

平壤 大片 泡菜 路灯 平壤实拍 16 0

平壤的街头几乎没有私家车,公共交通是主角。有轨电车自1991年恢复运营以来,一直是市民出行的主力。这些电车多由捷克、德国进口或朝鲜自产,车身斑驳却保养得当,载着乘客穿梭于平壤站、万景台等站点。高峰时段,车厢内虽拥挤,却秩序井然。一位游客回忆:“电车开得很慢,透

朝鲜物价真相:手握百万朝币的我,竟在平壤吃不起一碗冷面?

朝鲜物价真相:手握百万朝币的我,竟在平壤吃不起一碗冷面?

物价 朝鲜 平壤 张伟 冷面 10 0

凌晨五点的平壤火车站,中国小伙张伟攥着刚兑换的124万朝鲜元(约1万人民币),望着站台上整齐划一的标语牌,心里默念:“这回妥妥当个朝鲜土豪了!”直到三天后,他在涉外商店盯着标价280元人民币的“进口可乐”时,才猛然惊醒——原来在朝鲜,钱真的可以“不值钱”……

朝鲜:会外语的导游,家里不差钱!

朝鲜:会外语的导游,家里不差钱!

导游 朝鲜 平壤 外语 外汇券 15 0

"各位老铁往这儿看,咱们眼前这栋楼就是朝鲜的'硅谷'!"顺着李美香手指的方向望去,平壤未来科学家大街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泛着金光。这个扎着高马尾、脚踩十厘米细高跟的95后姑娘,正用一口大碴子味东北话,给中国游客讲解朝鲜的科技成就。